2016年山西财经大学劳动经济学801经济学之政治经济学考研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及答案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贮藏手段
【答案】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作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贮藏起来的职能。执行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既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也不能是价值符号,而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货币贮藏能够自发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当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减少时,多余的金属货币就会从流通中退出,贮藏起来; 当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增加时,贮藏的货币就会自动地加入到流通过程。
2. 商品
【答案】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商品是指“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根据这一定义,一物要成为商品,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1)它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的物品,如原始森林,不是商品。
(2)它必须是为交换而生产的。不用十交换的产品,如农民为自己消费而生产的粮食,不是商品。
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是二者的对立统一,体现了一种生产关系。
3. 有价证券
【答案】有价证券是指标有票面金额,证明持有人有权按期取得一定收入并可自由转让和买卖的所有权或债权凭证。有价证券是虚拟资本的一种形式,它本身没价值,但有价格。有价证券按其所表明的财产权利的不同性质,可分为三类:商品证券、货币证券及资本证券。有价证券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产权性。证券的产权性是指有价证券记载着权利人的财产权内容,代表着一定的财产所有权,拥有证券就意味着享有则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2)收益性。收益性是指持有证券本身可以获得一定数额的收益,这是投资者转让资本使用权的回报。收益的多少通常取决于该资产增殖数额的多少和证券市场的供求状况。
(3)流通性。证券的流动性使得证券持有人可按自己的需要灵活地转让证券以换取现金。
(4)风险性。由于证券的期限性和未来经济状况的不确定性,证券持有者面临着预期投资收益不能实现,甚至使本金也受到损失的可能。
(5)期限性。债券一般有明确的还本付息期限,以满足不同投资者和筹资者对融资期限以及与此相关的收益率需求。
4. 工资
【答案】工资是与利润、利息、地租相并列的一种分配形式和分配范畴。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工资是指劳动力价值的转化形式。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这种特殊物品所必需的劳动时间决定的。具体地说,其价值包括:为维持工人及其家属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及为训练工人掌握必要技术所需的费用。
资本主义工资在现象上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是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决定的,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包括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计时工资是按一定的劳动时间来支付的工资,其实质是劳动力的月价值、周价值、日价值的转化形式。计件工资则是按工人完成的产品数量或完成的工作量来支付的工资,它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5. 产权
【答案】产权主要是指财产权利,即以财产所有权为主体的一系列财产权利的总和。包括所有权及其衍生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权利,包括物权、债权、股权和知识产权及其他无形财产产权等。
产权具有两个最基本的权能:
(1)收益分享权能,即分享财产营运所带来的部分收益的权利。只有通过分享财产经营收益才能证明产权的经济存在,而且产权的经济意义也就在于收益。
(2)收益支配权能,即在合法范围内,产权主体不受任何干扰,自主支配财产的权利,特别是对收益的支配权利。
产权的基本特征是:
(1)产权主体具有经济实体性。作为经济实体一般必须具有这样三个特征:
①必须有一定的财产作为参与社会再生产的前提,这项财产在法定的最终归属上并不一定必须为该实体所有;
②必须直接参加社会再生产活动;
③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并且参与社会营利性经济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最大化。
(2)产权运动具有独立性。即产权一经确定,产权主体就可以在合法范围内自主地运用,以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不受同一财产上其他财产主体的随意干扰。一个主体可以拥有多项产权,但一项特定产权只能归属一个主体。
(3)产权体系具有可分性。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财产的价值形态运动与使用价值形态运动因信用制度等的发展而分离,不同的主体以财产不同形态的运动为控制对象,使得单一的财产所有权分离开来,并落在不同的产权主体手中。
6. 外汇
【答案】外汇是一国货币行政当局(中央银行、货币机构、外汇平准基金组织及财政部)以银行
存款、财政部国库券、长期和短期政府债券等形式所保有的,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外汇有动态和静态两种含义,动态的含义是指将一个国家的货币转换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以适应各种目的的国际支付或清偿所需要的国际性货币的兑换行为。静态的含义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做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资产。我们通常所说的外汇是指静态的含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外汇是指:
(1)外国货币,包括纸币、铸币:
(2)外币支付凭证,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
(3)外币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票等;
(4)特别提款权、欧洲货币单化:
(5)其他外汇资产。
二、论述题
7. 试论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方向。
【答案】(1)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现代企业制度是指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反映市场经济的要求,企业真正成为面向国际、国内市场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的一种企业体制。其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础。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涵是:
①在法律地位上,公司是企业法人。‘方面,公司是独立十其出资者之外的法人实体。股东作为出资者,按投入公司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资产收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公司享有由股东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依法享有民事权利,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相分离。另一方面,公司以其全部法人财产,按照市场需求,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②完善的企业产权制度。企业产权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由于企业产权制度实现了企业中出资者的法律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因而可以说,企业法人财产是企业具有行为能力的基础。企业产权制度具有四个基本功能:界定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和交易功能。
③有限责任制度。在法律责任上,股东与公司负有不同的责任。有限责任制是保障所有者权益免受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侵害,避兔、减少或化解经营风险的主要办法。现代企业制度中的有限责仟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企业作为独立的法人实体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为限,对其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二是当企业破产清算时,出资者以其出资额为限,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③科学的组织管理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有一套完整的企业内部组织管理制度,科学的企业组织管理制度包括三方面内容:科学的企业组织形式、科学的企业组织管理机构和科学的经营管理制度。
(2)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组织形式是公司制企业,但在各国实践中,公司制企业的具体组织形式和分类有所不同。根据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制企业的主要形式是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