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 慢性失血。 饮食结构不合理。 长期腹泻。 萎缩性胃炎。 胃大部切除术。
起于内斜线的是() 下颌舌骨肌。 茎突舌骨肌。 颊肌。 斜角肌。 上唇方肌。
患者,女,18岁,1天前因在路边摊点进餐后感头昏、疲劳,随后出现米汤样腹泻,间断呕吐,不伴里急后重,大便量多,无黏液脓血。入院查体:体温、血压正常,腹部无压痛,未扪及包块。新鲜大便悬滴检查可见运动活泼呈穿梭状的弧菌。对该患者腹泻的分类和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慢性腹泻,为肠道内感染。 慢性腹泻,为全身性感染。 急性腹泻,为急性中毒。 急性腹泻,为肠道内感染。 急性腹泻,为全身性感染。
男性,43岁。上腹部挤压伤10小时,现诉上腹部、腰部及右肩持续性疼痛,伴强烈恶心呕吐。体检:T38.9℃,BP100/60mmHg,上腹部肌紧张,有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可闻及。血常规:白细胞总数18.6×109/L,中性粒细胞0.86,怀疑腹膜后脏器损伤。对明确诊断,最有价值的检查为()。 A.腹腔穿刺液测定淀粉酶。 血尿淀粉酶。 上腹部CT平扫+增强。 腹部彩超。 腹部立位平片。
颌内静脉汇入() 翼丛。 面前静脉。 面后静脉。 面总静脉。 颌外静脉。
症见胸胁胀闷,走窜疼痛,性情急躁,胁下痞块,刺痛拒按,舌紫暗,脉涩。证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