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15岁,海南琼海人,学生,因“发热、畏寒6d,腹痛、腹泻2d,皮疹1d”于8月23日来诊。患者6d前突起发热,体温39℃,伴畏寒、头痛、肌肉痛;2d前出现腹痛、腹泻,水样粪,4次/d。在外院就诊服用过“解热镇痛药”,1d前出现全身皮疹,并排黑粪2次,量约100g。患者居住环境较差,鼠、蚊较多。入院次日体温下降,但头痛、腹痛持续,且出现出冷汗、心悸,尿量减少伴嗜睡、烦躁不安。查体:嗜睡、轻度烦躁,能合作;颜面潮红,结膜充血及浅表淋巴结肿大;四肢皮肤湿冷,四肢、躯干见数量较多,大头针帽大小、压之不退色暗红色斑丘疹,下肢皮肤可见散在分布的淤点、淤斑,注射部位淤斑尤为明显。实验室检查:血WBC10.2×109/L,N0.80,PLT18×109/L;ALT270U/L,AST180U/L,TBil62.3μmmol/L;BUN6.7mmol/L。诊断优先考虑的疾病是() A.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 恙虫病。 登革出血热。 典型登革热。 克里木-刚果出血热(新疆出血热)。 伤寒。 败血症。 钩端螺旋体病。
患者高热不退,烦闷躁扰,手足抽搐,舌绛而干,脉弦而数,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清营汤。 羚角钩藤汤。 安宫牛黄丸。 大定风珠。 犀角地黄汤。
痰湿蕴肺型咳嗽的主证特点为() 咳声气促、痰多质粘。 咳声重浊、痰黄量少。 咳嗽频剧、痰少而粘。 咳声重浊、痰多胸闷。 咳嗽气促、痰黄稠厚。
关木通用治热淋涩痛,心烦尿赤,是取其什么作用()。 利湿热。 上清心火。 通利血脉。 下泄小肠热。 清泻肾火。
川芎茶调散中,善治少阳、太阳、阳明经头痛的药物是() 川芎、羌活、白芷。 川芎、荆芥、防风。 川芎、细辛、白芷。 川芎、羌活、薄荷。 白芷、防风、薄荷。
下列各项,属腱鞘囊肿治疗处方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