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乡镇临床执业助理医师题库>儿科综合复习题题库

问题:

[单选,A1型题] 下列哪种是不正确的小儿液体疗法()

A . 中度以下脱水可用口服补液
B . 重度脱水需先快速扩容
C . 维持补液阶段一般速度为5ml/(kg.h)
D . 营养不良伴腹泻患儿常用1/3张溶液,速度宜稍快
E . 轮状病毒肠炎引起的等渗性脱水,常用1/2张溶液

患者近半年自觉四肢麻木。查体:双上肢肘以下、双下肢膝以下各种感觉均缺失。此病人可能是() A.神经干损害。 B.多发性神经病。 C.脊髓后角病变。 D.后根变压。 E.横贯性脊髓病变。 以下关于舍格伦综合征组织学表现的叙述错误的是() 腺小叶内淋巴滤泡的形成。 腺小叶内上皮岛的形成。 腺小叶内导管的增生扩张。 腺小叶内有明显纤维组织修复。 纤维间质的淋巴细胞浸润。 女性,59岁,被汽车碾压骨盆后3小时而送至医院。查体:患者谵妄,皮肤发绀,四肢厥冷,血压60/40mmHg,脉搏细速。经保守治疗,患者中心静脉压20cmH2O,血压60/40mmHg,尿量30ml/d,考虑原因为()。 A.心功能衰竭。 肾衰竭。 补充晶体液不足。 补充胶体液不足。 止血效果不好。 患者男,25岁,因“高热2d”来诊。自幼尿失禁,曾行脊膜膨出修补术。尿味重。既往肾B型超声检查提示双肾积水。查体:T39℃,P130次/min,R28次/min,BP130/80mmHg;左肾区扣痛阳性;腹软,无压痛,无肌紧张。应尽快做的处理包括(提示尿常规:WBC满视野。血常规:WBC15.6×109/L,N0.90。)() A.心电监护。 物理降温。 留置尿管引流。 肾穿刺造瘘。 静脉应用抗生素。 退热药。 户内A0kV隔离开关的检修,根据所处地区的具体情况及巡视情况确定;定期检修工作根据不同的开关型号区别进行;小修工作结合设备预防性试验或其他停电项目进行。详见第四章第四节。户内A0kV隔离开关定期检修内容包括()。 A、对转动部件、接触部件、操动机构、闭锁装置的检查与润滑;。 B、清扫绝缘子表面尘土,检查是否存在裂纹和损伤;。 C、检查开关是否到位、正常。。 下列哪种是不正确的小儿液体疗法()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这是一道应用题,考核学生对小儿液体疗法原则的掌握程度及在常见的临床情况中制定合理补液方案的能力。本题涉及儿科补液的基础,为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大部分考生均能答对,错选率仅约10%,错选集中在C维持补液阶段的补液速度上。小儿液体疗法主要涉及两个问题:补什么及怎么补。前者(补什么)包括补液量及补液种类的选择。补液量根据脱水的程度而定,包含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补液种类的选择则取决于脱水的性质。一般对低渗性脱水应补给2/3张含钠液,等渗性脱水补1/2张含钠液,高渗性脱水则补1/3~1/5张含钠液。后者(怎么补)涉及补液的速度和次序等,取决于脱水的程度、有无其他并发症(如心、肾疾病、肺炎)等。原则上补液速度先快后慢,对重度脱水并休克或有休克倾向者,先以2:1等张含钠液20ml/kg(不超过300ml)在30分钟到1小时内快速输入以扩充血容量。一般情况下,累积损失量补入速度约8~10ml(kg.h)。维持阶段主要补充生理需要量和异常的损失量,输液速度一般5ml/(kg.h)。补液次序则遵循"先碱后盐、先盐后糖、有尿补钾"的原则。
由于机体自身的强大调节作用,一般轻、中度脱水采用口服补液即可,重度脱水或呕吐明显者则应静脉补液。本题要求的是选取"错误"选项,根据以上分析,A、B、C三项显然是正确的概念,答案可除外。轮状病毒肠炎常引起等渗性脱水,液疗用1/2张溶液是对的,E也可除外。而只剩下D可选择,营养不良的患儿全身体液是低渗,腹泻时出现的脱水常为低渗性脱水,补液种类选择应用2/3张,并且营养不良时心、肾功能常受影响,补液速度不宜过快,因此D项的做法是错误的,是为应选答案。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