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一)2002答案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摘要

答案部分

西南财经大学

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名称:经济学(一)

适用专业:理论经济学各专业

考试科目代码:401

政治经济学部分

一、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1.为什么说,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

答:资本流通公式是:G(货币)——W(商品)——Gˊ(更多货币)。

资本的总公式表明,资本一旦进人流通领域,似乎自身就会发生增殖,然而,这同商品、价值、货币的性质和流通规律是相矛盾的。因为,商品作为使用价值,只是商品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它自身不是价值实体,更不能发生价值增殖:商品的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其流通是按等价原则进行的,所以只有价值形态的变化,不可能发生价值增殖;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在商品流通中只发挥媒介作用,只是表现和实现商品的价值,也不会引起价值增殖;商品流通规律要求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实行等价交换,商品的形态变化与价值量的变化没有任何关系,然而,资本总公式却把这一切颠倒过来,资本在流通中不仅保存了自身的价值,而且还实现了价值增殖。这就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那么,作为流通过程终点的剩余价值是怎样产生的? 有些资产阶级学者说剩余价值是在流通中产生的,这完全是从表面现象上看问题。其实,在流通领域,无论是等价交换,还是不等价交换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在等价交换的情况下,由于交换双方的价值量相等,自然不会发生价值增殖。在不等价交换的情况下,无论是贱买还是贵卖,也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因为每个资本家既是卖者,同时又是买者,他作为贵卖者有所得,同时作为贵买者又有所失。譬如,甲资本家作为卖者把价值100元的商品加价10%贵卖出去,赚了10元,但他作为买者,也会因其他资本家加价10%而多支出10元,结果盈亏相抵,没有增殖。同样道理,贱买也不能发生价值增殖;即使有些资本家特别善于经营之道,投机取巧,始终贱买或贵卖,而别的资本家对此又无能为力,只能贵买或贱卖,这也不能证明流通领域可以增殖价值额。因为进行这种交换的结果,只是原有价值的一次重新分配,一个人得到的,也正是别人所失去的,整个流通中的价值总量并没有增大。所以,马克思说:“无论怎样颠来倒去,结果都是一样的。如果是等价物交换,不产生剩余价值;如果是非等价物交换,也不产生剩余价值。流通或商品交换不创造价值。”

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中产生,也不能在流通中产生。因为在流通领域以外,商品生产者只是和自己的商品生关系,这种关系只表明商品的价值由他们的劳动创造的,一定的劳动量创造一定的价值量,而不能在创造一定价值量的同时,又创造出超出这个一定价值量的余额来。例如,某商品生产者劳动8小时,就只能创造8小时的价值,而不能创造出10小时的价值,所以“商品生产者在流通领域之外,也就是不同其他商品所有者接触,就不能使价值增殖,从而使货币或商品转化为资本”。

那么,剩余价值究竟是怎样产生的? 怎样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呢? 马克思说:“货币转化为资本,必须根据商品交换的内在规律来加以说明,因此等价物的交换应该是起点。我们那位还只是资本家幼虫的货币所有者,必须按商品的价值购买商品,按商品的价值出卖商品,但他在过程终了时必须取出比他投人的价值更大的价值。剩余价值,必须在流通领域中,又必须不在流通领域中。这就是问题的条件。”

2.为什么说金融资本是帝国主义国家的真正统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