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贵州大学人文学院804中外新闻史之《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内部冲刺班模拟题3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国人办报发韧及遭遇悲惨的原因。
【答案】(1)“师夷制夷”是国人办报发初之原因。
①中国最早向西方寻找救国真理的先驱队伍中的骨干力量是一些封建士大夫知识分子。他们在民族危亡面前觉悟起来了,在同西方文化的接触中,敏捷地接受了资产阶级思想,使他们在政治巨早熟起来。
②“师夷长技以制夷”,成为一时的社会认同,创办近代新报,就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在新闻领域的落实。第一批“睁眼看世界”的先进分子认为,中国要走富强之路,就必须改革; 要改革,就必须办报纸,以作倡导。
因此,第一批创办新报的报人都具有深沉的民族责任感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第一批国人创办的新报,也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一种中华民族固有的爱国主义精神。
(2)政治软弱、经济薄弱是早期国人办报悲惨遭遇的原因。
①在19世纪60年代后,虽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但是民族工商业仍然十分微弱,中国资产阶级在经济上还十分薄弱,还未能为报刊的生存与发展提供足够的条件,办报并不一定有利可图,营利性的报纸很难生存。
②政治软弱和经济薄弱,导致国人办的报纸走的是一条畸形发展的道路,早期的办报者一方面要办报,一方面又顾虑重重,为了生存,被迫作出多种让步式的努力。
a. 寻求官方庇护。中国人在内地办的报纸,都要与官方拉关系,或找官员作政治后台,或由官员直接参与创办,否则报纸便难以立足。
b. “挂洋旗”作掩护。寻找一洋人作为名义上的主持人,以求取得治外法权的保护,逃避清廷的压迫。
c. 迁入租界出版。根据不平等条约所赋予的特权,租界为清廷势力所不及。为了躲避清廷迫害,一些报馆便入租界出版。
2. 简述新技术条件下新闻伦理面临的新挑战及应对之策。
【答案】(1)新闻伦理
①新闻伦理是对新闻道德准则的评价与认识,而新闻道德则是指记者或媒体遵循的法律之外
第 1 页,共 8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