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46岁。右颈部无痛性淋巴结肿大4个月,伴上腹疼痛,食欲减退,发热、盗汗、体重减轻。行剖腹探查见胃与胰头及腹膜有粘连,周围有多个肿大的淋巴结,病理检查为非霍奇金淋巴瘤,T细胞来源。临床分期属()。 ⅡB。 ⅢA。 ⅢB。 ⅣA。 ⅣB。
影响人群健康状况的因素包括()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 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卫生服务和行为生活方式。 生物因素和卫生行为生活方式。 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
患者,女性、28岁,因头晕、乏力1个月、孕33周入院。既往体健。查体:两肺呼吸音清晰。心脏不大、心率88次/分、律齐无杂音。肝脾不大。双下肢水肿。Hb58g/L、WBC4.2×109/L、PLT180×109/L、血清铁蛋白8μg/L、血清铁10μg/L诊断为缺铁性贫血。给予输注全血400ml,速度是每分钟80滴。血还剩20ml输完,患者突感心悸、呼吸困难、被迫坐起、咳嗽、咯粉红色泡沫样痰。血压150/90mmHg、心率130次/分,颈静脉怒张、双肺可闻及湿性啰音。患者发生的输血反应是()。 A.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 贫血性心脏病、急性左心衰竭。 循环超负荷。 肺血管微栓塞。 过敏反应。
比较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状况的影响() 自然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更为重要。 社会因素受自然因素的制约。 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的作用相同。 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更为重要。 自然因素决定社会因素。
二十八初孕妇,孕33周,自觉乏力、食欲差,伴恶心、呕吐2周,小便深黄色,皮肤瘙痒5日。查体:体温37.5℃,血压130/90mmHg,神志清,皮肤巩膜黄染,躯干及四肢皮肤可见散在出血点,肝肋下未触及,胎头入盆,胎心140次/分。若ALT542U/L,总胆红素85.5μmol/L,结合胆红素46μmol/L,尿胆红素(+),HBsAg(+),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妊娠高血压疾病引起的肝损害。 妊娠剧吐。 妊娠急性脂肪肝。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
患者男,24岁,腰背部疼痛伴活动受限进行性加重3年余,夜间明显,偶有下肢放射痛,有晨僵,活动后可改善,休息不能缓解。查体:患者腰椎活动明显受限,“4”字试验阳性。RF阴性。所以该病最常用的治疗药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