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714艺术原理与美术史之中国美术史教程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青绿山水
【答案】青绿山水,山水画的一种。用矿物质石青、石绿作为主色的山水画。有大青绿、小青绿之分。前者多钩廓,少皱笔,着色浓重,装饰性强; 后者是在水墨淡彩的基础上薄罩青绿。多以线勾勒山水树石形状,以石青、石绿填色,其画法工致、赋色浓丽,画面金碧辉煌,有装饰意趣,反映出浓厚的宫廷与贵族审美气息,表现出宫廷山水古雅秀丽之美和灿烂辉煌之境。从而形成与水墨山水完全迥异的山水画风格。青绿山水始创于唐代,经几代画家发展传承,形成一种程式化的表现方法,但要画好难度很大,现存青绿山水作品大都是古代服务于宫廷或宫廷画院的画家所作。代表画家有展子虔、李思训等。
2. 舞蹈彩陶盆
【答案】彩陶舞蹈纹盆是1973年,青海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在犬通县上孙家寨遗址甲区发掘第20号汉墓时发现的。舞蹈画面简洁,线条明快,笔法酣畅。透过静止的画面,仍能让今人感受到远古的舞蹈艺术家击节踏歌、肢体扭动时强烈的节奏感的特点。彩陶盆的外壁用三道线装饰,它模拟着三道绳圈将陶盆紧紧地捆扎着。这是一件杰出的优秀彩陶工艺品,表达了欢乐的主题,集中反映了五六千年前人们的智慧和生活情趣。彩陶盆的设计制作,体现了当时制陶工艺的熟练和审美思想的进步。彩陶工艺家表现的意境,富有诗情画意。
3. 南北宗论
【答案】南北宗论是明末董其昌提出的绘画理论。他以佛教禅宗分南北二宗为喻,推出了山水画的“南北宗论”,认为唐以后的山水画分水墨与青绿两种风格流派。强调前者是文人画的正宗,后者则是利家(指职业画家)画的代表,进而“崇南抑北”,标榜文人画。虽然他对画史的概括并不完全符合历史实际,但提倡的美学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将文人水墨画推向高峰的同时,也限制了中国绘画的多样性发展和创造。
4. 山水画
【答案】山水画是中国的一个有特色的分支,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但尚未从人物画中完全分离,隋唐时始独立,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中国山水画简称“山
水”,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它强调“平远”、“高远”、和“深远”,运用散点透视法,可以画出非常长的长卷。山水画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意向性,使中国画的情趣美具有很大的挖掘潜力和展示空间。传统上按画法风格分为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小青绿山水、没骨山水等。
5. 居氏兄弟
【答案】居氏兄弟指清末画家居巢、居廉,他们是堂兄弟。居氏兄弟绘画均善用粉和水,以“撞粉”和“撞水”法发展了没骨花鸟画,即趁色彩未干之际,注入适量的粉和水,使之互相渗化交融,在画面干后即出现特殊效果。在中国美术史中,自觉地在熟宣纸和熟绢上发展成特殊技法的成就应归功于居氏兄弟。居氏兄弟的绘画成就直接影响了岭南画派。
6. “吴带当风”
【答案】“吴带当风”指的是唐朝画家吴道子的一种绘画风格。吴道子是古代最负盛名的画家之一,被誉为“画圣”。他善画佛像,笔势圆转,所画衣带如被风吹拂。后人便以“吴带当风”称美其高超画技与飘逸的风格。吴道子结合内容的表现和形象的创作,在运用线条上,渗透着强烈的情感,大大提高了绘画艺术中诸种表现因素的统一性,为后世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
7. 雕漆
【答案】雕漆是唐代创造的漆器新产品,它是先在漆胎上涂漆数十层,待一定厚度,再进行雕刻,这种做法现在通称剔红。
8. 娄叡墓壁画
【答案】娄叡墓壁画为北齐墓室壁画。娄睿墓位于今山西省太原市晋祠王郭村,1980~1982年发掘。该墓是由封土、墓道、雨道和墓室4部分组成的砖构单室墓。墓主鲜卑人,北齐世祖高欢妻娄太后兄壮之子。该壁画或绘墓主人生前奢华的生活场景,如出行图、回归图,或表现其死后升仙的虚幻境界等。手法写实,线条洗练遒劲,注重表现人物的神采和动态; 晕染法运用纯熟,以淡红晕染,突出凹凸明暗的立体效果,具有实体和空间感。布局延续了汉代帛画所流行的天上一人间一地下的表现形式,融合了外来艺术成分,丰富了民族传统绘画的表现技法,体现了单线勾勒、重彩填染的中国传统绘画特点,代表着北朝绘画的新水平。
9. 颧角石斧图彩陶瓮
【答案】颧鱼石斧图彩陶瓮,仰韶文化遗物,1978年河南省临汝县阎村出土,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器高47厘米、口径32.7厘米。陶瓮绘有鹤鸟衔鱼,旁边竖立一件石斧的画面。图像组合具有一种主题意念。构图均衡、饱满,形象简洁醒目,为史前独立性绘画中的珍品。是中国发现最早的绘画作品之一,以其宏伟的气势体现了中国新石器时代美术创作上的最高成就。
10.《挥扇仕女图》
【答案】《挥扇仕女图》是一幅描写唐代宫廷妇女生活的佳作,唐代人物画家周昉的代表作。全卷所画人物共计13人,分段情节为独坐、抚琴、对镜、刺绣、侍桐等几组。作品中的器物、环境(如纵扇、素琴、铜镜、梧桐等)将情节穿连起来,并能烘托出槟妃在秋风中寂寞无聊的忧郁之情画面结构井然有序,并避免了构图上的单调呆板。色彩丰富,以红色为主,兼有青、灰、紫、绿等各色。冷暖色调相互映衬,显现出人物肌肤的细嫩和衣料的华贵。衣纹线条近铁线描,圆润秀劲,富有力度和柔韧性,较准确地勾画出了人物的种种体态。
二、论述题
11.请谈谈近现代画家和美术教育家的艺术风格及其美术教育思想。
【答案】(1)徐悲鸿
徐悲鸿是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被称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者。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于传统尤推崇任伯年,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与张书旗、柳子谷三人并称为画坛的“金陵三杰”。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代表作品有《奔马》、《愚公移山》、《九方皋》、《田横五百士》等。
①徐悲鸿的艺术风格
a. 徐悲鸿的作品熔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显示了极高的艺术技巧和广博的艺术修养。他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到中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他的素描和油画则渗入了中国画的笔墨韵味。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典范,在我国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巨大作用。
b. 他的创作题材广泛,山水、花鸟、走兽、人物、历史、神话,无不落笔有神,栩栩如生。 c. 徐悲鸿的油画主要受新古典主义至印象派之间色彩造型技巧的影响。他观察分析色彩极为严谨,在色调处理上注重冷暖对比,在肖像和人体上大胆使用紫与绿的色调,使画面光色闪烁。
②徐悲鸿的美术教育思想
a. 徐悲鸿把西方艺术学院制度度完整的引入中国,建立了较正规、系统的教学体制,而且身体力行的推行素描训练和艺术要以写实方法表现生活的教学主张。
b. 在徐悲鸿看来,古老单一的中国绘画技法不足以承载几千年的中国艺术精神,不足以表现缤纷的世间万物之美。这成为他决心以西方的绘画语言来丰富、完善中国陈旧艺术语言的主要动机。正是这种动机促使徐悲鸿确立了现实主义美术教育思想。
c. 在倡导现实主义艺术思想、极力推行写实手法方面,徐悲鸿形成了比较成型的思想体系和教育体系。
(2)林风眠
林风眠是中国现代画坛的艺术大师,杰出的艺术教育家,中国美术学院的创始人。他积极倡导新艺术,宏观思考人生和社会的重大题材,追求中西艺术的汇通与融合。代表作品有《春晴》、《江畔》、《仕女》等。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