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医妇科(医学高级)题库>伤寒论题库

问题:

[单选] 煎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用()

A . 清水
B . 甘澜水
C . 清浆水
D . 潦水
E . 白饮

女性,32岁,既往患系统性红斑狼疮,近半年来常畏寒疲倦、易受凉,因咽痛、发热3天入院。查见咽部充血。检验:HGB110g/L,WBC1.0×10<sup>9</sup>/L,分类中性粒细胞40%,淋巴细胞50%,血小板正常;骨髓提示增生性骨髓象,粒红比下降,粒系核左移。该患者最可能发病机制是() A.粒细胞生成障碍。 粒细胞成熟障碍。 粒细胞消耗过多。 粒细胞破坏过多。 粒细胞分布异常。 “脉浮紧者,宜以汗解之,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营气不足,血少故也。”() 若下之身重心悸者。 假令尺中迟者。 若尺中脉微者。 脉沉迟者。 脉微弱者。 患者心下痞,按之濡软,复见恶寒汗出。可用下列哪方治疗() A.附子泻心汤。 B.五苓散。 C.半夏泻心汤。 D.大黄黄连泻心汤。 E.生姜泻心汤。 阳虚身痛证出现背恶寒的机理是() 卫阳被遏,肌表失温。 表气被遏,阳气不伸。 津气受伤,表气不固。 阳虚寒盛,凝于督脉。 以上都不是。 女性,32岁。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服卡巴马唑(甲亢平)治疗,在服药过程中突然寒战、高热、咽痛就诊。体检:体温40℃,咽红,扁桃体Ⅱ度肿大,有溃烂,甲状腺Ⅱ度肿大,心率140次/min。化验:Hb110g/L,WBC0.8×10<sup>9</sup>/L,血小板103×10<sup>9</sup>/L,中性粒细胞0.30(30%),淋巴细胞0.70(70%)。骨髓检查增生活跃,粒系增生低下,原粒占0.02(2%),早幼粒0.03(3%),其他阶段粒细胞罕见,红细胞系占0.65(65%),形态无异常,全片巨核细胞20个。若扁桃体分泌物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首选抗生素是() A.大剂量青霉素加甲硝唑。 头孢他啶加红霉素。 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加洁霉素(林可霉素)。 头孢唑啉加庆大霉素。 去甲万古霉素加磷霉素。 煎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用()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