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眼科专业知识与专业实践能力题库>眼科相关专业知识题库

问题:

[单选,A1型题] 关于药物眼周注射的说法,哪种不对()。

A . 眼周注射药物可使药物不通过角膜和结膜上皮而大量进入眼内
B . 眼周注射药物后,药物可经巩膜浸润扩散进入角膜基质层,由此通过角膜内皮层进入前房内
C . 眼周注射药物不能使药物在晶状体-虹膜隔的部位达到治疗水平的浓度
D . 在巩膜扩散的药物可通过前房角小梁组织、睫状体基质或前玻璃体膜进入眼内
E . 对于不能通透角膜的脂溶性差的药物,眼周注射能使该药物较易进入眼内

真菌感染() 重要的医源性感染途径。 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易导致。 组织细菌含量<105CFU/g组织。 病原菌侵入到邻近的活组织当中,伴有全身症状。 血培养阳性。 男性,22岁。2小时前呕咖啡样物100ml来急诊,既往无肝病和胃病史。查体:贫血貌,BP90/60mmHg,P100次/分,腹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肿大。肠鸣音活跃,最可能的诊断是() 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胃癌出血。 食管贲门黏膜撕裂。 不明原因。 患儿,男,9岁,1周前在玩耍时不慎被自行车碾过右小腿,当时除疼痛外别无不适主诉,体检均正常,X线摄片未见明显骨折征象,故未予特殊处理。3天前右腿疼痛加重并伴发热38.5℃,2天前体温上升到39.5℃,并伴有寒战。查右小腿碾轧处局部红、肿、压痛,并有波动感。下列治疗措施中最重要的是() A.物理治疗。 休息,局部制动。 抗感染治疗。 及时切开引流,术后及时更换敷料。 支持治疗。 男性,34岁。间歇发生呕血1周,每次量300~1000ml,伴有柏油样便一日两次,否认肝炎病史。查体:贫血貌,心率100次/分,血压正常。最可能的病因是() 胃十二指肠溃疡。 出血性胃炎。 门脉高压症。 肝内胆道感染。 胃十二指肠肿瘤。 以下哪种说法正确()。 药物的赋形剂会影响该药物的脂、水溶解度之比。 药物pH会影响到药物在泪液中的丢失率、角膜泪液中的药物饱和度、药物与角膜接触的时间。 分子量小于500的药物角膜吸收能力很差。 氯化苯甲羟胺没有表面活性作用。 当药物浓度在一定范围增加时,药物在角膜的通透性也随之增加;当超过一定范围时,虽然浓度增加但药物的角膜通透性并不增加,甚至减低。。 关于药物眼周注射的说法,哪种不对()。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眼周注射药物可使药物不通过角膜和结膜上皮而大量进入眼内。眼周注射药物后,药物可经巩膜浸润扩散进入角膜基质层,由此通过角膜内皮层进入前房内。在巩膜扩散的药物还可通过前房角小梁组织、睫状体基质或前玻璃体膜进入眼内。眼周注射药物能使药物在晶状体-虹膜隔的部位达到治疗水平的浓度。对于不能通透角膜的脂溶性差的药物,眼周注射能使该药物较易进入眼内。很显然,C项的说法与事实相反,是不对的。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