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802西方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如果在短期,一家完全竞争厂商发现,无论它选择何种产出水平都会蒙受亏损,那么这个厂商还会继续经营吗?

【答案】在这种情况下,厂商究竟是亏损经营还是停止营业,取决于产品的价格能否弥补厂商的平均可变成本。

假设市场价格低于厂商的平均成本,厂商处于亏损状态,但厂商是否停止营业将取决于市场价格与厂商平均可变成本的大小。如果价格高十平均可变成本,厂商应该继续经营; 反之,厂商应该停止营业。这是因为厂商在短期内无论是否生产,都必须支付固定成本,如果厂商停止营业,就会损失全部固定成本。所以,只要市场价格大于平均可变成本,厂商就应该继续生产,这样,厂商不仅能够弥补平均可变成本,还能够补偿部分固定成本,从而使厂商亏损降至最低限度。如果对于任何产量,价格都小于平均可变成本,厂商就应该停止营业,因为这样至少可以避免可变成本的损失。如果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相切,那么厂商继续经营或停止营业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即损失全部固定成本。

2. 为什么说西方经济学的要素理论是庸俗的分配论?

【答案】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要素理论,西方经济学家们得出结论:要素所有者是按照要素的贡献大小得到要素的价格即报酬,而他之所以得到该报酬,是因为他提供要素时遭受了等值的“负效用”的损失。这从根本上否定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着剥削。除此之外,西方经济学的要素理论还存在如下一些具体的缺陷:

(1)资本衡量问题。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率(如MP L 、MP K 等)是根据生产函数求得的,而生产函数中所包括的变量又必须由实物单位加以表示。然而,资本却找不到一个人致适用的实物单位。既然资本缺乏一个共同的单位。那么生产函数中的资本(K )也就无法加以衡量,从而也就

找不到资本的边际生产率。这样,边际生产率分配论赖以成立的“MR K =利息”的说法就无从成立。

(2)资本家投资及多寡与“节欲”或“等待”关系问题。按照边际生产率分配论,资本家获得的利息是资本家由于“节欲”或“等待”而承受的“负效用”。事实证明,“节欲”或“等待”是什么东西也制造不出来的,资本家的投资或投资的多寡根本与“节欲”或“等待”无关。

(3)收入分配理论牵涉到对不同的社会人群或阶级的收入作出评价的问题,即以经济学的术语来解释各种人群的收入是否正当或公平合理的问题。因此,它含有强烈的意识形态的色彩。

(4)即使假定边际生产率分配论是正确的,它仍然是一个不完整的理论。因为,一个完整的分配论不但要像边际生产率分配论那样,能够解释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各种人群或阶级得到不同收

入的理由,而且还要说明一定的社会条件得以形成的原因。这是边际生产率分配论自身做不到的。

因此,认为西方经济学的要素理论是庸俗的分配论是有理由的。

3. 设一产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Q=500-5P,成本函数为C=20Q。试问:

(1)若该产品为一垄断厂商生产,利润最大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各为多少?

(2)要达到帕累托最优,产量和价格应为多少?

(3)社会纯福利在垄断性生产时损失了多少?

【答案】(1)该产品由垄断厂商生产时,市场的需求函数即为该厂商的需求函数。

于是,由Q=500-5P,可得P=100-0.2Q。故可得该厂商的利润函数为:

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解得:Q=200。

此时有:。

故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为200,价格为60,厂商能得到的利润为8000。

(2)要达到帕累托最优,价格必须等于边际成本。由已知得:MC=20,所以应满足:

100-0.2Q=20

解得:Q=400,此时有:P=20,π=0。

即达到帕累托最优时的产量为400,价格为20,厂商能得到的利润为0。

(3)当P=60,Q=200时,消费者剩余为:

当Q=400,P=20时,消费者剩余为:

所以,社会净福利损失为:16000-4000-8000=4000。这里,16000-4000=12000是垄断造成的消费者剩余的减少量。其中,8000转化为垄断者利润。因此,社会福利纯损失为4000。

4. 下列事件对x 商品的需求有何影响?

(1)x 商品的生产厂商投入大量资金做广告宣传。

(2)生产x 商品的工人的工资增加了。

(3)y 商品是x 商品的替代品,Y 商品的价格下降了。

(4)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了。

【答案】(1)x 商品的需求曲线会右移。因为生产厂商的广告宣传会增加消费者对x 商品的了解和偏好,从而使得消费者在任何给定的价格水平都会增加对x 商品的需求量。

(2)x 商品的需求曲线保持不变。因为通常假设一种商品的生产工人的工资增加对该商品需求的影响很小以至可以忽略不计,那么,x 商品的生产工人的工资增加就只会影响x 商品的生产成本

及其供给曲线,而对x 商品的需求曲线没有影响。

(3)二商品的需求曲线会左移·因为当Y 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消费者会减少对*商品的购买而增加对其替代品Y 商品的购买。换言之,当,商品的价格下降时,在任何给定的二商品的价格水平,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都减少了。

(4)在消费者收入增加的前提下,如果x 商品是正常物品,那么,消费者会增加对x 商品的需求量,导致需求曲线右移; 相反,如果x 商品是低档物品,那么,消费者会减少对x 商品的需求量,导致需求曲线左移。这两种情况在x 商品的任何价格水平下都是如此。

5. (1)若企业支付工人报酬的方式可有两种选择,其一,给工人支付固定工资; 其二,按工人创造产出的一定比例支付报酬(即分成)。你认为哪种报酬支付方案更需要监督者进行监督? 哪些因素将决定企业支付方案的选择?

(2)工资是企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企业可能认为支付高于劳动供求均衡水平的工资是有利的,如何解释?

(3)企业愿意向教育水平高的工人支付更高的工资。人力资本理论和教育的信号理论是如何对此做出各自解释的? 你认为这对教育政策有何含义?

【答案】(1)给工人支付固定工资的报酬支付方案更需要监督者进行监督,分成方法具有更高的效率。决定企业支付方案选择的因素主要是工作的可分性,当工人的工作可以明确确定小同工人的贡献时,可以选择按分成方法付报酬。

(2)企业支付高于劳动供求均衡水平的工资主要是为了激励,在较高的工资水平下,可以激励工人工作。

(3)企业向教育水平高的工人支付更高的工资,这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企业所作出的选择。企业的这种行为导致对教育的重视,因为较高的教育水平意味着较高的回报。

6. 为什么说租金或地租是经济租金的一种特例?

【答案】地租是经济租金的一种特例,原因在于:

(l )地租是当土地供给固定时的土地服务价格,因而地租只与固定不变的土地有关。供给固定不变的一般资源的服务价格称为租金。换句话说,地租是当所考虑的资源为土地时的租金,而租金则是一般化的地租。

(2)固定供给意味着,要素价格的下降不会减少该要素的供给量。或者更进一步,要素收入的减少不会减少该要素的供给量。据此,也可以将租金看成是这样一种要素收入:其数量的减少不会引起要素供给量的减少。有许多要素的收入尽管从整体上看不同于租金,但其收入的一部分却可能类似于租金,即如果从该要素的全部收入中减去这一部分并不会影响要素的供给。这一部分要素收入被称为经济租金。

(3)经济租金的几何解释类似于生产者剩余,即等于要素供给曲线以上、要素价格以下的部分。这部分是要素的“超额”收益,即使去掉也不会影响要素的供给量。

(4)经济租金的大小取决于要素供给曲线的形状。供给曲线越陡峭,经济租金部分就越大。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