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706古代文学史、现代文学史之中国文学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填空题
1. 批评“儒以《诗》《礼》发冢”的思想家是_______。
【答案】庄子
【解析】《庄子·外物》:“儒以《诗》《礼》发家。大儒肪传曰:‘东方作矣,事之何若! ’小儒曰:‘未解裙襦,口中有珠。’《诗》固有之曰:‘青青之麦,生于陵陂。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 ’接其鬓,压其顪,儒以金椎控其颐,徐别其颊,无伤口中珠。”
2. 李清照提出“______________”的词创作主张。
【答案】别是一家
【解析】李清照作为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其诗、词、文、赋并茂,尤以词甚。而其《词论》作为词史上第一篇论词文评,颇有见地地提出“别是一家”的主张,鲜明地表达了词作应“协音律,贵文雅,主创新,求浑成,本婉约”等观点。
3. 宋元小说话本文本大体由“入话’_______、“结尾”几个部分构成。
【答案】“正话”
【解析】宋元小说话本有一定的体制。其文本大体由入话(头回)、正话、结尾几个部分构成。入话是小说话本的开端部分。正话是话本的主体,情节曲折,细节丰富,人物形象鲜明突出。正话之后,往往以一首诗总结故事主题,作为结尾。
4. 江左三大家分别是_______、钱谦益、龚鼎孳。
【答案】吴伟业
【解析】江左三大家是中国明末清初诗人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三人的合称。三人皆由明臣仕清,籍贯都属旧江左地区,诗名并著,故时人称其为江左三大家
5. 明代在南方的众多地方声腔中,最主要的有弋阳腔、余姚腔、海盐腔和_______“四大声腔”。
【答案】昆山腔
【解析】中国戏曲四大声腔的概念随历史发展有所变化,如明初时指昆山腔、弋阳腔、海盐腔、余姚腔。地方戏兴起后的中国戏曲四大声腔系统,比较通行的说法是指梆子腔、皮黄腔、昆腔和高腔。
6. 冯梦龙编辑的拟话本小说“三言”包括_______、《醒世恒言》和《喻世明言》。
【答案】《警世通言》
【解析】玛梦龙对宋元话本,以及明代拟话本进行编辑修订,合成明代通俗小说的代表“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7. 汉代的乐府,原本是管理的机关_______。
【答案】音乐
【解析】汉乐府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汉乐府掌管的诗歌按作用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供执政者祭祀祖先神明使用的效庙歌辞; 另一部分是采集民间流传的无主名的俗乐,即乐府民歌。
8. 汤显祖剧作《牡丹亭》中,杜丽娘的老师_______是一个迂腐的道学先生。
【答案】陈最良
【解析】《牡丹亭》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1598年,全名《牡丹亭还魂记》,其中女主人公杜丽娘的老师名叫陈最良。
9. _______,江清月近人。
【答案】野旷天低树
【解析】出自孟浩然的《宿建德江》。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 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诗中虽只一个“愁”字,然而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 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
10.汪中的《_______》是清代骈文的代表作。
【答案】哀盐船文
【解析】汪中的骄文内容上取材现实,情感卜吐自肺腑,艺术上能“状难写之情,含不尽之意”,风格遒丽富艳,渊雅醇茂,而且用典属对精当妥帖,被视为清代骄文复兴的代表。《哀盐船文》是其骄文中的绝作,写一征盐船失火,毁船百馀艘、死伤千人的事件。
11.冯梦龙所编辑的两部明代民歌专集是《_______》和《山歌》。
【答案】挂枝儿
【解析】明代冯梦龙辑评的两本民歌集为《挂枝儿》(又名《痴儿一弄》)和《山歌》(又名《痴儿二弄》),是我国历史上为文人编辑刊刻的较为系统的民歌专辑。其中,《山歌》是明末的一部苏州歌谣总集,在吴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12.欧阳修_______的开创了“诗话”这一文学批评新的体裁。
【答案】《六一诗话》
【解析】《六一诗话》,宋欧阳修作,是汉民族最早的诗话,开后代诗歌理论著作新体裁。原书只称《诗话》,后人称引时名之为《六一诗话》《六一居士诗话》《欧公诗话》《欧阳永叔诗话》《欧阳文忠公诗话》等。
13.东周洛阳一带的诗歌在十五国风中被称为_______风。
【答案】王
【解析】《诗经》中的“十五国风”中“王风”中的“王”是“王畿”的简称,即东周王朝的直接统治区,大致包括今河南的洛阳、偃师、巩县、温县、沁阳、济源、孟津一带地方。“王风”就是这个区域的诗。
14.后蜀赵崇祚编《花间集》,_______为之作序。
【答案】欧阳炯
【解析】《花间集》为后蜀赵崇作编写于后蜀广政三年,欧阳炯为之作序,谓花间词为“自南朝之宫体,扇北里之倡风”。
15.在“三言”的影响下,_______编著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人称“二拍”。
【答案】凌濛初
【解析】凌朦初的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刊于明代崇祯年间。每集40篇,共80篇,内有1篇重复,1篇杂剧,故实有拟话本78篇。作品多是取材于古往今来的一些新鲜有趣的轶事,敷演成文,以迎合市民的需要,同时也寓有劝惩之意。
二、简答题
16.简述李煜词的艺术特色及文学史意义。
【答案】李煜从生活实感出发,抒写心底的深哀巨痛,他的词寄慨极深、概括面极广,能引起普遍的共鸣。也正是由于李煜以其纯真,感受到了“人生长恨”“往事已成空”那种深刻而又广泛的人世之悲,所以其言情的深广度超过其他南唐词人。王国维曾说:“词至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李煜词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
(1)直接倾泻自己的深哀与剧痛
李煜直抒胸臆,略无讳饰,表现从生活里得来的真情实感,毫无矫揉造作之态。在表现手法上多用白描,明白率直,改变了晚唐以来不少词人惯用的曲折隐晦的手法。周济说:“李后主词如生马驹,不受控捉”,并称赞它“粗服乱头,不掩国色”; 王国维也称他有“赤子之心”,“真所谓以血书者也”,都是指的这一特色。
(2)本色和真情胜的自然流露
李煜词有很高的艺术概括力,通过具体的意境、形象,表现出人生中某种具有典型意义的感受、意绪和体验,因而能引起异时异地虽然具体的生活遭遇不同却同具愁和恨感情的人的共鸣。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