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25西方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拍卖人假设

,经济学家瓦尔拉斯假定市场存在一位【答案】实现经济一般均衡采取的是一种“试探过程”

,其任务是寻找并确定能使市场供求一致的均衡价格。 “拍卖人”

拍卖人寻找均衡价格的方法是:首先, 他随意报出一组价格,家户和厂商根据该价格申报自己的需求和供给。如果所有市场供求均一致,则他就将该组价格固定下来,家户和厂商就在此组价格上成交; 如果供求不一致,则家户和厂商可以抽回自己的申报,而不必在错误的价格上进行交易。拍卖者则修正自己的价格报出另一组价格。改变价格的具体做法是:当某个市场的需求大于供给时,就提高该市场的价格, 反之,则降低其价格。这就可以保证新的价格比原先的价格更加接近于均衡价格。如果新报出的价格仍然不是均衡价格,则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找到均衡价格为止。

2. 资本回报率管制

【答案】资本回报率管制是指为了管制自然垄断,给垄断厂商规定一个接近于“竞争的”或“公正的”资本回报率,它相当于等量的资本在相似技术、相似风险条件下所能得到的平均市场报酬。由于资本回报率被控制在平均水平,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住了垄断厂商的价格和利润。

但是,实行资本回报率管制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和麻烦,如如何确定“公正的”资本回报率等。另外,还存在管制滞后,管制滞后会对被管制企业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以,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很难用资本回报率管制的方法来对垄断厂商的定价行为给予政府管制。

二、论述题

3. 生产的二阶段是如何划分的? 为什么厂商通常会在第二阶段进行生产?

【答案】(1)短期生产的份个阶段是在假定生产技术水平和其他要素投入量不变,只有劳动投入可变的条件下,以劳动投入多少来划分的生产不同阶段。

具体而言,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是根据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来划分的。如图所示:第I 阶段,平均产量递增阶段,即劳动平均产量始终是上升的,且达到最大值。这一阶段是从原点到AP L , MP L 两曲线的交点,即劳动投入量由0到L 3的区间。第II 阶段,平均产量的递减阶段,边际产量仍然大于0,所以总产量仍然是递增的,直到总产量达到最高点。这一阶段是从AP L , MP L 两曲线的交点到MP L 曲线与横轴的交点,即劳动投入量由L 3到L 4的区间。第III 阶段,边际产量为负,总产量也是递减的,这一阶段是MP L 曲线和横轴的交点以后的阶段,即劳动投入量L 4以后的区间。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的产量曲线

(2)首先,厂商肯定不会在第III 阶段进行生产,因为这个阶段的边际产量为负值,生产不会带来任何的好处。其次,厂商也不会在第Ⅰ阶段进行生产,因为平均产量在增加,投入的这种生产要素还没有发挥最大的作用,厂商没有获得预期的好处,继续扩大可变投入的使用量从而使产量扩大是有利可图的,至少使平均产量达到最高点时为止。因此厂商通常会在第II 阶段进行生产,虽然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下降,但是总产量还在不断增加,收入也增加,只是增加的速度逐渐减慢,直到停止增加时为止。

4. 分析竞争性行业的厂商均衡条件,以及短期内处于亏损和长期内获得零利润条件上的经营决策。

【答案】(1)竞争性行业表明厂商是价格接受者,即产品价格P 是一个外生变量。竞争性厂商的利润最大化问题为:,因此竞争性。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是P=MC(q )

行业厂商的均衡条件是产品价格等于其边际成本。

(2)在短期内,处于均衡状态的竞争性行业厂商可能亏损,可能盈利,也可能不盈不亏。竟争性行业厂商盈亏平衡的临界点为总收益等于总成本,即pq=MC(q )。

当总收益小于总成本时,企业亏损。但是,企业亏损并不意味着停止营业。在短期,企业存在一笔固定成本,即不管生产还是不生产都必须支付的成本,经济学中称为沉没成本。根据亏损额与固定成本的大小,企业在亏损状态中有三种经营决策:

①亏损额小于固定成本,即产品价格大于平均可变成本,此时企业经营不仅可以弥补可变成本,还可以弥补部分固定成本。因此,尽管此时企业亏损,企业还是会继续经营下去,直到企业需要重置设备为止。

②亏损额等于固定成本,即产品价格等于平均可变成本,此时企业经营仅仅可以弥补可变成本。因此,企业处于停业的临界点,停业与继续经营无差别。

③亏损额大于固定成本,即产品价格小于平均可变成本,此时企业经营不仅无法弥补固定成本,甚至连可变成本都无法弥补。因此,企业会选择停业。

(3)在长期,企业既可以调整产量又可以调整企业规模。

长期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均衡条件是

的。长期利润最大化要求企业把规模调整到长期平均成本的最小处,所以规模调整条

件是:

如果的,即企业增加产量是有利可图的。但是,由于每个厂商都会选择增加产量,所以行业供给增加必然导致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价格下降会大幅度地降低企业产量,最终企业的产量还会下降。企业产量要下降到某一点,即长期边际成本与长期平均成本相等后,才会停止。 如果

整规模,使得,企业最初会选择降低产量,但最终会增加产量。所以,企业会调。联合利润最大化条件和长期均衡要求,可以得到

5. 规模报酬的递增、不变和递减这三种情况与可变比例生产函数的报酬递增、不变和递减这三

,这个命题是否种情况的区别何在? “规模报酬递增的厂商不可能也会面临要素报酬递减的现象”

正确? 为什么?

【答案】(1)规模报酬的递增、不变和递减这二种情况与可变比例生产函数的报酬递增、不变和递减的区别如下:规模报酬问题论及的是厂商的生产规模本身发生变化(假设为该厂商的厂房、设备等固定要素和劳动、原材料等可变要素发生r 同比例变化)相应的产量是递增、不变还是递减,或者是说厂商根据它的经营规模大小(产销量大小)设c 1一不同的工厂规模; 而可变比例生产函数的报酬递增、不变和递减所讨论的是在该厂商的生产规模己经固定下来,即厂房、设备等固定要素既定不变,可变要素的变化引起的产量(报酬)递增、不变及递减三种情况。

(2)“规模报酬递增的厂商不可能也会面临要素报酬递减的现象。”这个命题是错误的。规模报酬和可变要素报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规模报酬问题讨论的是一座工厂本身规模发生变化时的产量变化,属于长期的概念; 而可变要素报酬问题论及的则是厂房规模已经固定下来,增加可变要

素时相应的产量变化,属于短期的概念。两者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因此两者是可以同时存在的。

事实上,当厂商经营规模扩大时,在给定技术状况下,要素的生产效率提高,即生产表现出规模报酬递增。即便在规模报酬递增时,随着可变要素投入增加到足以使固定要素得到最有利效用时,继续增加可变要素投入,总产量的增量即边际产量也会出现递减现象。所以,规模报酬递增的厂商也可能面临要素报酬递减的现象。

,即价格仅能弥补成本,长期利润等于零。企业的长期最优必然也是短期最优的,即p=SMC(q )。长期均衡要求生产在长期平均成本最低处,此时有综上所述,竞争性行业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是:

三、简答题

6. 政府如何对垄断进行公共管制?

【答案】垄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缺乏效率,当企业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产品价格高于边际成本; 一是缺乏公平,垄断企业通常凭借着垄断地位获取超额利润; 三是与完全竞争相比,垄断产品价格高、产量低、抑制需求且不利于增加供给。政府对垄断的管制正是针对这三个方面进行的,政策措施有以下三种:

(1)用税收减少垄断企业的超额利润。政府向垄断企业征收固定数额的税来降低垄断企业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