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山东大学威海校区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学位]之国际金融新编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非冲销式干预

【答案】政府对外汇市场的干预按是否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可分为非冲销式干预与冲销式干预。非冲销式干预则是指不存在相应冲销措施的外汇市场干预,这种干预会引起一国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冲销式干预是指政府在外汇市场上进行交易的同时,通过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在国债市场上进行的公开市场业务)来抵消前者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从而使货币供应量维持不变的外汇市场干预行为。为抵消外汇市场交易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而采取的政策措施被称为冲销措施。

2. 国际清偿能力

【答案】国际清偿能力指一国无需采取任何影响本国经济正常运行的特别调节措施,即能平衡国际收支逆差和维持其汇率的总体能力。国际清偿能力反映了一国货币当局干预外汇市场的总体能力,即该国具有的现实的对外清偿能力和可能的对外清偿能力的总和。

国际清偿力是一国的自有储备和借入储备之和。自有储备即一般意义上的国际储备,是一国现实的对外支付和清偿能力,其数量多少反映了一国在涉外货帀金融领域中的地位。借入储备指一国所具有的潜在或可能的对外清偿能力。即该国从国外筹集短期外汇资金的能力。其构成要素为:①自有储备:黄金储备、外汇储备、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特别提款权;②借入储备:备用信贷、互惠信贷、支付协议、本国商业银行的对外短期可兑换货币资产、其他类似的安排。

国际清偿力经常被经济研宄人员和外汇市场交易者视作一国货币金融当局维持其汇率水平能力的重要依据。如果一国的国际清偿力强,说明该国拥有较强的能力干预外汇市场,弥补国际收支赤字,从而保持本国货币的稳定。而国际清偿力弱的国家,则需经常通过调整国内经济的运行来平衡国际收支逆差和维持本国货币汇率。

3. 冲销式干预

【答案】政府对外汇市场的干预按是否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可分为冲销式干预与非冲销式干预。冲销式干预是指政府在外汇市场上进行交易的同时,通过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在国债市场上进行的公开市场业务)来抵消前者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从而使货币供应量维持不变的外汇市场干预行为。为抵消外汇市场交易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而采取的政策措施被称为冲销措施。非冲销式干预则是指不存在相应冲销措施的外汇市场干预,这种干预会引起一国货币供应量的变动。

4. 汇率

【答案】(1)所谓汇率(ExchangeRate ), 就是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折算比价,也就是以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相对价格》

,即固定外国货币的数(2)汇率的表达方式有两种:①外币的直接标价法(DirectQuotation )

量。以本国货币表示这一固定数量的外国货币的价格;②外币的间接标价法(IndirectQuotation ), 即固定本国货币的数量,以外国货币表示这一固定数量的本国货币的价格,从而间接地表示出外国货币的价格。

5. 均衡汇率

【答案】均衡汇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使国际收支保持均衡,而不引起国际储备额变动的一种汇率。这是1944年美国经济学家诺克斯对均稀汇率下的定义,后为多数西方经济学家所赞同。定义中的国际收支是基本差额的概念,即经常项目加上“正常的资本流动”,一般不包括短期资本在内。定义中讲到的“一定时期”通常双方认为是大约三年的时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亦有定性概括:所谓的根本性不均衡,实际上是指一国基本经济情况的失调。这样,当一国处在由这种基本经济情况的失调所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均衡时,该国的汇率就是不均衡的,反之,则是一种“均衡汇率”。均衡汇率只是一种理论值,它是根据两国货币等国际贸易商品的购买力等比关系计算出本国货币与别国货币的汇率。计算出来的理论值,反映的只是两国货币之间折算关系的基本趋势。实践中,在供求关系的影响下,现实汇率是以均衡汇率为轴心上下摆动,在运动过程中不断接近均衡汇率,又不断偏离均衡汇率。

6. Real Exchange Rate

,指在名义汇率基础上剔除了通货膨胀因【答案】Real Exchange Rate中文译为“实际汇率”

素后的汇率。根据纸币制度下汇率是否经过通货膨胀调整,汇率可分为名义ar 率和实际汇率。名义汇率是由官方公布的或在市场上通行的没有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汇率。它是随着外汇市场上外汇供求的变动而变动的外汇买卖价格,不能反映两种货币的实际价值变化。实际汇率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e 和E 分别代表实际汇率和名义汇率;

分别代表外国和本国的有关价格指数。实际汇率剔除了通货膨胀对于货币实际价值的影响,因此它比名义汇率更能反映不同货币实际的购买力水平,并且可以用来衡量两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相对(价格)竞争力。

二、简答题

7. 布雷顿森林体系与牙买加体系有哪些区别?

【答案】1944年召开的有44个国家参加的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了以美国“怀特方案”为

,从而形成基础的《国际货币基 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

1976年IMF “国际货币体系临时委员会”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 布雷顿森林体系。

, 该协定内容在同年4月通过的“国际货币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召开会议,达成“牙买加协议”

基金组织协定”的第二次修正案中得到肯定,从而形成了国际货币关系 的新格局。布雷顿森林体

系与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区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黄金方面。布雷顿森林体系以 黄金为基础,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牙买加体系规定黄金不再是各国货币平价的基础, 也不能用于官方之间的国际清算。第二,储备货币方面。布雷断森林体系以美元和特别提款权为主要的储备货币。 牙买加体系在牙买加协议中虽然规定特别提款权为主要储备货币,但事实上,特别提款权在世界各国国际储备中 的比重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有下降的趋势,以前美元一枝独秀的局面被以美元为首的多种储备货币所取代。第三, 汇率制度方面。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成员国之间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牙买加体系取消货币平价和各国货币 与美元的中心汇率,确认浮动汇率的合法性,允许成员国自由选择汇率制度,目前各国采取的汇率制度可分为可 调整的盯住汇率安排、有限的浮动汇率安排、更灵活的浮动汇率安排三大类。

8. 目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其成员国汇率制度划分为哪几种类型?

【答案】1999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各成员国的汇率制度进行了重新分类,根据各成员国汇率安排的实际情况,按照汇率制度弹性的大小以及是否存在对于给定汇率路径(目标)的正式或非正式的承诺,将汇率制度划分为8大类:

(1)无独立法定通货的汇率安排,指以另一国家的通货作为惟一的法定通货(如正式的美元,或属于某一货币联盟,在这一货币联盟中其成员共同使用某种货币(如欧元区国家)化)。采用这种汇率制度意味着该国完全丧失了对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控制权。

(2)货币局制度,指政府以立法形式明确规定,承诺本币与某一确定的外国货币(该货币通常被称为“锚货币”)之间可按一同定比率进行无限制兑换,并要求货币发行当局确保这一兑换义务的实现。这意味着国内货币必须要以确定的外国货币作为充足保证的情况下才可以发行,且必须保持充分的外汇资产作为支持,这削弱了传统中央银行的功能。

,指一国将本国货币钉住另一货币或一篮子货币,(3)其他传统的固定钉住安排(水平钉住)

与其保持固定比率。在这种汇率制度下,货币当局无需承诺货币平价的不可撤消。汇率可以在围绕中央汇率上下最多不超过1%的范围内波动,或将汇率最高值和最低值维持在中央汇率的2%的范围内至少三个月。货币当局随时准备通过直接干预(外汇公开市场操作)或间接干预(积极的利率政策的运用、外汇管制的施加、限制外汇活动的道义劝说或通过其他公共机构的干预)维持汇率的稳定。

(4)水平区间钉住,是指本币对外币仍然规定固定平价,但波动幅度相对其他传统的固定钉住安排大,为平价上下至少1%的范围,或其最高值和最低值可超过2%的范围波动。

(5)爬行钉住,是指将本国货币钉住外国货币,经常根据选定的数量指标(如对主要贸易伙伴国的以往的通胀率差异,对主要贸易伙伴国的通胀率目标与预期通胀率之间的差异)进行小幅度调整。爬行的幅度可根据以往通胀变动对汇率变动的要求来设置,也可根据预期未来可能发生的通胀情况来设置。

(6)爬行区间钉住,与爬行钉住基本相同,只不过规定的波幅较大,可超过上下1%以及2%的波幅。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取决于波幅的宽度。

(7)不事先公布干预路径(目标)的管理浮动。货币当局试图影响汇率,但没有明确的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