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西医结合外科(医学高级)题库>外科学基础题库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女性,40岁。临床诊断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急诊施行阑尾切除术。术中见阑尾与周围组织相互粘连,脓性渗出液约30ml。术毕放置双导管引流,术后引流管未见液体流出。术后第6天切口发生化脓性感染。查体:T38.8℃,P100次/分,BP110/65mmHg。血常规:WBC11.25×109/L,N80%,L24%,PLT523×109/L。目前的处理措施宜采取()。

A . A.敞开切口充分引流,每日换药
B . 全身应用抗生素
C . 局部应用抗生素
D . 理疗
E . 换药时扩大消毒范围

X线摄影中,使胶片产生灰雾的主要原因是() 相干散射。 光电效应。 光核反应。 电子对效应。 康普顿效应。 组距式分组的开口组的组中值()。 用相邻组的组中值代替。 用相邻组的组距代替。 缺少组限,无法计算。 用相邻组的组距确定组限,再计算开口组的组中值。 男性,48岁。1年前开始逐渐出现颈后酸痛不适,双手麻木,不灵活,使用筷子困难。行走时有踩棉花感,易跌倒。查体:前臂外侧痛觉减退,四肢肌张力增高,双Hoffmann试验(+),踝阵挛(+),Babinski征(+)。辅助检查:X线检查见颈5~6生理曲度消失,局部轻度后凸畸形,间隙狭窄,增生硬化,椎管矢状径15mm。治疗方式宜采用() A.颈椎前路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术。 颈椎后路双开门成形术。 脊髓后正中切开,脊髓空洞引流术。 颈椎后路椎间孔切开术。 胸廓出口扩大松解术。 与阿托品相比,山莨菪碱的特点有()。 口服吸收好,多口服给药。 外周抗胆碱作用强,中枢作用强。 外周抗胆碱作用弱,中枢作用强。 外周抗胆碱作用弱,中枢作用弱。 外周抗胆碱作用强,中枢作用弱。 滤线栅使用原则中,X线管管电压须超过() 55kV。 60kV。 65kV。 70kV。 75kV。 女性,40岁。临床诊断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急诊施行阑尾切除术。术中见阑尾与周围组织相互粘连,脓性渗出液约30ml。术毕放置双导管引流,术后引流管未见液体流出。术后第6天切口发生化脓性感染。查体:T38.8℃,P100次/分,BP110/65mmHg。血常规:WBC11.25×109/L,N80%,L24%,PLT523×109/L。目前的处理措施宜采取()。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