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717中外音乐史二[专业硕士]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下列不属于四大名旦的是( )。
A. 尚小云
B. 苟慧生
C. 周信芳
D. 程砚秋
【答案】C
【解析】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举办中国首届旦角名伶评选,梅兰芳与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一同被举为京剧四大名旦。周信芳是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麒派艺术的创始人。
2. 江文也曾创作过一部表现中国祭孔音乐的传统风格的管弦乐作品,题名为( )。
A. 《台湾舞曲》
B. 《断章小品16首》
C. 《北京点点》
D. 《孔庙大晨乐章》
【答案】D
【解析】《孔庙大晨乐章》是江文也纯粹的中国音乐风格——特别是中国雅乐风格的体现。创作该曲时,江文参考了唐至明、清流传至今的宗教祭祀音乐,崇尚庸正平和、轻微淡远的音乐风格。各乐章之间的表情、速度差距较小,只有行板、慢板和广板。曲调上多采用长或稍长的节奏,曲调线的音程关系一般接近于吟诵或朗诵的人声音程范围,多是建立在五声大调性调式上。音乐基本上是运用4.5度结构的和声,曲式自由。在配器上,乐队的音响带有民族乐器的色彩性。
3. 歌剧《白毛女》中杨白劳的主题音调是以( )为素材创作的
A. 河北民歌《小白菜》
B. 山西秧歌《捡麦根》
C. 陕北民歌《兰花花》
D. 江苏民歌《茉莉花》
【答案】B
【解析】《十里风雪》是杨白劳躲债回家时的唱段。根据山西民歌《拣麦根》改写而成的杨白劳的主题音调。刻画了杨白劳忠厚老实、辛勤劳动而又苍老无力的形象,也表现了杨白劳受尽
地主压迫剥削、尝尽人生各种辛酸苦涩而又无力反抗的痛苦心情。歌曲的旋律为微调式,下行的旋律较多,节奏平稳松弛,速度徐缓,因而形成抑郁低沉的情绪。
4. 我国第一部在国际上的获奖影片《渔光曲》的同名主题歌是由( )作曲的。
A. 贺绿汀
B. 任光
C. 聂耳
D. 刘雪庵
【答案】B
【解析】《渔光曲》由安娥词,任光曲,作于1934年,是同年上映的影片《渔光曲》的主题歌。质朴真实的歌词的委婉惆怅的旋律鲜明地描绘了30年代渔村破产的凄凉景象。音乐中饱含了渔民的血泪,感情真挚,展示了旧中国渔民苦难生活的悲惨遭遇,抒发了劳动人民心中不可遏制的怨恨情绪。歌曲是单一形象的三段结构,各段音调虽有变化,但由于统一的节奏型,相同的引子和间奏,使音乐成为一个整体。
5. 中国共产党为培养革命文艺干部而创立的第一所最高艺术学府是( )。
A. 中央训练团音乐干部训练班
B. 鲁迅艺术学院
C. 国立音乐院
D. 新京音乐院
【答案】B
【解析】鲁迅艺术学院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培养抗战文艺干部和文艺工作者而创办的一所综合性文学艺术学校,1940年后更名为“鲁迅艺术文学院”,简称“鲁艺”。在延安七年半的时间里,鲁艺开办了文学、戏剧、音乐、美术等系,培养学生685人。鲁艺还创作了诸如《白毛女》、《南泥湾》、《黄河大合唱》等一大批极富影响力的作品,活跃了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的文化生活,振奋了中国军民的抗战热情,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并对中国现代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 美籍俄裔作曲家阿隆·阿甫夏洛穆夫曾经在20世纪40年代创作过一首中国题材和风格的音乐剧作品( )在抗战时期国统区产生了重大影响。
A. 《秋子》
B. 《观音》
C. 《荆柯》
D. 《孟姜女》
【答案】D
【解析】六幕十景音乐歌舞剧《孟姜女》是俄籍犹太人阿龙·阿甫夏洛穆夫导演并作曲的最重
要的作品。这出戏的文字编剧是共产党人贺一青(姜椿芳),剧本以民间传说“孟姜女万里寻夫故事”为蓝本,通过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的历史背景,表现了孟姜女寻夫的艰辛和秦始皇的凶残,鼓舞人民起来反抗专制压迫。阿氏不仅在剧本的基础上进行了再创造,而且采用传唱于民间的“孟姜女十二月花名”为音乐素材,以纯粹的中国民歌风格并按照西方歌舞剧的形式进行音乐创作。
7. 广东音乐《步步高》是由( )创作的。
A. 吕文成
B. 何柳堂
C. 丘鹤俦
D. 严老烈
【答案】A
【解析】《步步高》是广东音乐名家吕文成的代表作,是一首颇有特色的广东民乐。乐谱出自1938年沈允刀著的《琴弦乐谱》,在当时己很流行。《步步高》曲如其名,旋律轻快激昂,层层递增,节奏明快,音浪叠起叠落,一张一弛,音乐富有动力,给人以奋发上进的积极意义。
8. 具有全国影响的抗战歌曲刊物《战歌》是由( )自费主编的。
A. 贺绿汀
B. 黄自
C. 刘雪庵
D. 丁善德
【答案】C
【解析】抗战爆发后,为了适应抗战的需要,刘雪庵主持中国作曲者协会的日常工作,还自己掏钱办起了《战歌周刊》,后改名为《战歌》,成为当时中国唯一具有广泛影响的抗战音乐刊物。《战歌》自1937年10月创刊至1940年4月终刊的两年半时间,先后在上海、武汉、重庆等地出版了18期,对救亡歌咏运动的蓬勃兴起发挥了重要作用。
9. 抗战后期,( )创作了一首带有民间说唱风格的讽刺歌曲《茶馆小调》。
A. 舒模
B. 费克
C. 宋扬
D. 孟波
【答案】B
【解析】《茶馆小调》,长工词,费克曲,作于1944年底。歌曲采用民间说唱叙事歌曲的风格,由二个部分构成。说明了当时人们已是那样地蔑视国民党反动派,连讽刺也不必转弯抹角,而是燃起愤怒的烈火,要把那些扼杀言论自由的独裁者焚毁。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