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30岁。体温达39.3℃,咳嗽明显,有乏力、盗汗,痰结核菌阳性,诊断“肺结核”。此时患者应注意()。 限制活动量,注意休息。 可活动,但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可进行一般性的活动。 卧床休息。 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
匐行疹的线虫幼体每天移行() 0~1cm。 1~2cm。 2~3cm。 3~4cm。 4~5cm。
女,1岁半,因发热3小时来院,在门诊就诊时出现惊厥发作,送入急诊室时发作仍未停止。若患儿经短程预防后,仍有反复热性惊厥发作,可考虑选用何种药物长程预防() A.苯巴比妥。 卡马西平。 地西泮。 苯妥英钠。 苯海索。
患者一周前进食后右上腹痛明显,无明显发热。超声示胆囊大小为8.0cm×3.0cm,壁厚0.4cm,呈双边,囊内可见多发强光团,最大1.6cm,后伴声影,随体位改变有移动。右上腹相当于结肠肝曲位置见8.3cm×6.9cm不均匀光团,与胆囊界限不清,形态不规整,内呈不均质低回声伴气体样强回声反射关于囊腔内强光团的性质鉴别,不正确的是()。 A.结石后方声影。 气体反射后方声影较散。 结石的强光团形态稳定。 气体反射的强回声形态稳定。 结石和气体反射均可移动。
患者,男,40岁。主诉咳嗽、咳痰明显,乏力、食欲下降,每天午后体温在37.5℃左右,医师拟诊“肺结核”。以下哪种检查是早期诊断的主要方法()。 痰结核菌试验。 结核菌素试验。 纤支镜检查。 胸部穿刺检查。 胸部X线检查。
女,1岁半,因发热3小时来院,在门诊就诊时出现惊厥发作,送入急诊室时发作仍未停止。若患儿既往有2次热惊厥病史,本次脑电图检查正常,建议短程预防其惊厥复发,可选用以下哪种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