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610传播史论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人民之友报》

【答案】法国大革命时期最杰出的报纸之一,由马拉创刊于1789年9月12日。该报代表了中下阶层民众的利益,主张消灭封建制度,将资产阶级革命进行到底。马拉为此深受当局的迫害。1792年9月,改名为《革命日报》。人民之友报从一开始就以一份激烈论战的报纸、革命派的一个宣传工具的身份登上大革命的政治舞台。马拉为它指定了三重功能:揭发反革命、教育人民以培养公民和革命者、推动人民进行革命。它是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的主要喉舌,是法国大革命中最有影响的报纸。

2. 半岛电视台

【答案】半岛电视台是一家位于卡塔尔首都多哈的阿拉伯语电视媒体,是一家用阿拉伯语24小时不间断播送全球消息和报道的新闻电视台,观众达4000万。在新闻报道方面有着许多不同的视角,它在节目中开创性地引入了电话采访,电视论战等,尤其在“9"11事件”之后,多次率先播放本·拉登和其他阿凯达组织领导人的录像声明,从而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半岛电视台在“9"11事件”之后声名鹊起,被称为中东的“CNN"o

3. 垄断竞争

【答案】垄断竞争是传媒市场竞争的一种模式,指许多企业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类产品,在这种市场结构中,企业数量很多,每个企业的产量只占较小的市场份额,一个企业的行为小会对整个市场造成太大的影响; 企业进出这个行业是自由的; 各企业生产的同种产品是有差别的,企业间竞争激烈。因此,这种市场结构下强调的是产品的差异性,成熟的媒介市场必然是一个垄断竟争的市场。

4. P2P 技术

【答案】P2P 技术又称为对等网络(PeertoPeer )技术,是一种网络结构的思想。P2P 技术主要指由硬件形成连接后的信息控制技术,其代表形式是软件。它与目前网络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客户端/服务器(Client/Server)结构(也就是WWW 所采用的结构方式)的一个本质区别是,整个网络结构中不存在中心节点(或中心服务器)。在P2P 结构中,每一个节点(peer )大都同时具有信息消费者、信息提供者和信息通讯等三方面的功能。P2P 网络中每一个节点所拥有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对等的。

5. 《论出版自由》

【答案】《论出版自由》是英国大诗人、思想家约翰·弥尔顿的一本政论小册子。1644年,弥

尔顿因出版书籍引起国会愤怒,被传至国会出版委员会接受质问,他借机在国会作了长篇演讲,系统阐述了出版自由思想。随后,弥尔顿未经书刊检察机构的同意将演讲词印刷出来,这就是著名的《论出版自由》。其主要观点包括:人民的出版自由是与生俱来的权利; 限制言论自由即是妨碍真理本身,唯有保障言论自由,才能使真理战胜谬误; “观点的公开市场”以及“自我的修正过程”概念。《论出版自由》是人类传播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献,它奠定了保障现代新闻事业顺畅发展的出版自由思想的第一块基石,提出的“出版自由”是中世纪末到十九世纪最伟大的口号。

6. 英敛之

【答案】英敛之是中国近代著名报人、出版家。1898年前后受康有为、梁启超变法思想影响,开始评论国事,曾在澳门《知新报》上发表同情戊戊维新变法的文章。1902年英敛之在天津创办《大公报》,兼任总理和编撰工作。该报以“开风气,糖民智,抱彼欧西学术,启我同胞聪明”为办报宗旨,取“忘己之为大,无私之谓公”之义,定报名为“大公”。《大公报》鼓吹变法维新,主张君主立宪,反对封建专制、黑暗吏治和国外侵略。重视言论工作,以“敢言”名于时,深受读者爱重。1906年,《大公报》与《北洋日报》等发起组织中国近代第一个新闻团体一一“报馆俱乐部”,作为同行“研究报务、交换知识”的场所。辛亥革命胜利后,英敛之退隐北京香山,不问报事,潜心从事宗教、教育与慈善事业,后创办辅仁大学。

7. 巴西环球集团公司

【答案】巴西环球集团公司是巴西规模最大的跨媒介经营的私营广播电视公司,为巴西首富马里尼奥家族所有,集团还拥有著名的《环球报》等产业。环球广播公司的环球广播电台(RadioGlobo )创建于1945年,总部在里约热内卢,每天24小时向全国广播,它还拥有当地5家电台和各地30多家地方台。环球广播公司所属的环球电视网(TVGlobo )}1965年开办于里约热内卢,有9个直属台和68个附属台,联结成环球电视网,1983年起通过卫星向全国播放,信号己覆盖全境,拥有全国60%以上的观众。环球广播公司设有庞大的电视剧制作中心,它生产的节目享誉国内外,远销世界上130多个国家,遍及欧美、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有着广泛的国际影响。

二、简答题

8. 建立世界新闻传播新秩序的斗争是怎样开展起来的? 这场斗争的成果以及国际新闻传播的现状怎样?

【答案】(1)斗争的开展过程

①早在1970年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6届大会上,一批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就提到新闻传播媒介分布不平衡的问题,要求建立更加公正、更加均衡的世界新闻传播体系,从而揭开了这场斗争的序幕。

②1973年9月,在阿尔及尔召开了第四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会议在讨论政治经济问题的同时,也十分关注新闻传播问题。1976年3月,在突尼斯举行了不结盟国家传播间题讨论会。这

次会议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立国际新闻传播新秩序的口号。

③1976年8月,在科伦坡举行了有86个国家参加的第五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这次会议的《政治宣言》中郑重指出:“在情报和大众传播领域内建立国际新秩序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同等重要”,从而明确地把这场斗争同争取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斗争联系起来。

④197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内罗毕举行的第19届大会,根据多数代表的要求,责成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根据国际关系新发展审查当代社会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的全部问题。1980年,教科文组织第21届大会在贝尔格莱德举行。以麦克布赖德为首的委员会经过三年工作,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向大会提交了一份详尽的报告,题为《多种声音,一个世界》。

⑤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教科文组织会议减少了对新闻传播新秩序的争论。1987年总干事换届,改由西班牙人马约尔担任。在姆博任内制订的教科文组织中期规划(1984-1989中列有一项:“交流为人类服务:普及交流权利、建立世界新闻交流新秩序和发展新闻交流”。在该组织和联合国其他机构的会议上,有关新闻传播新秩序的呼声始终没有停止过。

(2)这场斗争取得了许多积极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力一面:

①国际社会已初步接受了世界新闻传播新秩序的原则。

②发展中国家已经行动起来,积极维护传播主权,增强传播领域的实力。

③发展中国家纷纷加强双边或多边合作,建立了一批地区性的通讯机构和广播电视组织,在业务上互相交流,在技术上互相支持,以抵制西方新闻机构的垄断和控制。

(3)目前国际新闻传播的现状是严峻的。

①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新闻事业的实力、规模、水平等方面至今仍然存有很大的差距。这就使得国际新闻传播领域中的不平衡、不合理、不公正的状况至今仍然严重存在,而且随着传播新技术的发展,这种状况在某些领域还在进一步加剧。

②冷战结束以后,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已成为世界的潮流,和平与发展已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但是,在国际经济领域,以强凌弱、以富压贫、以邻为壑、靠剥削和掠夺他人以肥己的民族利己主义行为仍然严重存在。在国际政治领域,作为惟一的超级大国的美国,总想称霸世界,纠集少数国家不断推行霸权主义,经常以“维护人权”、“维护人道主义”为借口,仗势欺人,干涉他国内政。

③人类以坚实的步伐跨进了21世纪。历史在斗争中前进,世界在动荡中飞跃。国际间的信息交流空前繁忙,日新月异的各种传播媒介正在随时随地把各处发生的新闻同步传向整个世界。新闻的国际传播已是当代新闻事业最为显著的特征,己是当今人类传播领域波澜壮阔的大潮。这种传播的潮流是无法改变或阻挡的。新闻的国际传播必然伴随着观念的国际传播。

9. 简述“纽约三大便士报”。

【答案】“纽约三大便士报”是指《纽约太阳报》、《纽约先驱报》和《纽约论坛报》。

(1)《纽约太阳报》是世界上第一份成功的便士报,1833年9月3日在纽约市出版,它的创办者是本杰明·戴伊。这份新颖小报的问世,标志着廉价报刊的正式诞生,开创了新闻传播史上的一个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