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同济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之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若路由器R 因为拥塞丢弃IP 分组,则此时R 可向发出该IP 分组的源主机发送的ICMP 报文件类型是( )。
A. 路由重定向
B. 目的不可达
C. 源抑制
D. 超时
【答案】C
【解析】当路由器或主机由于拥塞而丢弃数据报时,就向源点发送源点抑制报文,使源点知道把数据报的发送速率放慢,正确选项为C 。
2. 带有处理器的设备一般称为( )设备。
A. 智能化
B. 交互式
C. 远程通信
D. 过程控制
【答案】A
3. 多处理机分类中,不属于紧耦合系统的是( )。
A.SMP (对称多处理机)
B.PVP (并行向量处理机)
C.MPP (大规模并行处理机)
D.DSM (分布共享存储器多处理机)
【答案】C
4. —次总线事物中,主设备只需给出一个首地址,从设备就能从首地址开始的若干连续单元格读出或写入的个数,这种总线事务方式称为( )
A. 并行传输
B. 串行传输
C. 突发
D. 同步
【答案】C
【解析】猝发数据传输方式:在一个总线周期内传输存储地址连续的多个数据字的总线传输方式
5. 20世纪50年代,为了发挥_____的效率,提出了_____技术,从而发展了操作系统,通过它对_____进行管理和调度。( )
A. 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
B. 计算,并行,算法
C. 硬设备,多道程序,硬软资源
D. 硬设备,晶体管,计算机
【答案】C
6. 某数采用IEEE754单精度浮点数格式表示为C6400000H ,则该数的值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IEEE754单精度浮点数格式为C6400000H 表示为二进制格式为11000110010000000000000000000000,转换为标准的格式为:
因此,浮点数的值为
7. 在下图所示的采用“存储一转发”方式的分组交换网络中,所有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为100Mbps ,,,分组大小为1000B 其中分组头大小20B 若主机H1向主机H2发送一个大小为980000B 的文件,则在不考虑分组拆装时间和传播延迟的情况下,从H1发送开始到H2接收完为止,需要的时间至少是( )。
A.80ms
B.80.08ms
C.80.16ms
D.80.24ms
【答案】C
【解析】由题设可知,分组携带的数据长度为980B ,文件长度为980000B ,需拆分为1000个分组,加上头部后,每个分组大小为1000B ,总共需要传送的数据量大小为1MB 。由于所有链路的数据传输速度相同,因此文件传输经过最短路径时所需时间最少,最短路径经过分组交换机。当t=lM×8/100Mbps=80ms时,HI 发送完最后一个比特;到达目的地,最后一个分组,需经过两个分组交换机的转发,每次转发的时间为t0=lK×8/100MbpS=0.08ms,所以,在不考虑分组拆装时间和传播延时的情况下,
当时,H2接受完文件,即所需的时间至少为80.16ms 。
8. 在任意一棵非空二叉排序树T1中,删除某结点v 之后形成二叉排序树T2, 再将v 插入T2形成二叉排序树T3。下列关于T1与T3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Ⅰ. 若v 是T1的叶结点,则T1与T3不同
Ⅱ. 若v 是T1的叶结点,则T1与T3相同
Ⅲ. 若v 不是T1的叶结点,则T1与T3不同
Ⅳ. 若v 不是T1的叶结点,则T1与T3相同
A. 仅Ⅰ、Ⅲ
B. 仅Ⅰ、Ⅳ
C. 仅Ⅱ、Ⅲ
D. 仅Ⅱ、Ⅳ
【答案】C
【解析】在一棵二叉排序树中删除一个结点后再将此结点插入到二叉排序树中,如果删除的结点是叶子结点那么在插入结点后,后来的二叉排序树与删除结点之前相同。如果删除的结点不是叶子结点,那么再插入这个结点后,后来的二叉树可能发生变化,不完全相同。
9. 和外存储器相比,内存储器的特点是( )。
A. 容量大,速度快,成本低
B. 容量大,速度慢,成本高
C. 容量小,速度快,成本高
D. 容量小,速度快,成本低
【答案】C
10.在虚拟存储管理中,地址变换机构将逻辑地址变换为物理地址,形成该逻辑地址的阶段是( )。
A. 编辑
B. 编译
C.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