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中国海洋大学435保险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及答案

  摘要

一、单选题

1. 在四部门经济中,若投资、储蓄、政府购买、税收、出口和进口都增加,则均衡收入( )

A. 必然增加 B. 不变 C. 必然减少 D. 不能确定 【答案】D

【解析】i 、g 、x 二增加使y 增加,t 、m 增加使y 减少。由于不知道各部门变动的具体数量,故不能确定均衡收入如何变化。

2. 假设一国人口增长率为0.01,储蓄率为0.2,单位资本产出水平为0.7,折旧占GDP 的比重为0.1。如果该国经济增长路径可以由AK 模型刻画,那么,在平衡增长路径上,该国人均产出增长率为( )。

A.3% B.4% C.6%

D. 以上都不是 【答案】D

【解析】因为该国经济增长路径可以由AK 模型,即Y=AK刻画,推导后有:f (k*)=k*。所以可以知道人均产出增长率与技术进步率A 有关。

3. 作用力度最大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

A. 再贴现率 B.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C. 再贷款 D. 公开市场业务 【答案】B

【解析】变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十分强,因为一旦变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所有商业银行的信用都必须扩张或收缩,由于货币创造的反作用,因而对经济影响很大。

4. 国内生产总值表示一定时期内的某一国家或地区经济的( )的市场价值。

A. 所有经济交易

B. 所有市场交换的最终物品和劳务

C. 所有物品与劳务

D. 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和劳务 【答案】D

【解析】国内生产总值(GDP )指在一定时期内经济中所生产的全部最终物品和劳务的价值。对GDP 定义的理解必须把握以下五个要点:①它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可用货币衡量; ②计算的是最终产品,不包括中间产品; ③它计算一定时期生产的而非售卖掉的产品,存货被看作自己买下的存货投资; ④GDP 为地域概念,GNP 为国民概念; ⑤它是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地下经济则不算在其中。

二、计算题

5. 求证:比例税下的税收乘数为

【答案】由三部门经济国民收入恒等式y=c+i+g,在比例税下,

可得

减税增加

, 因此有

消费者1收入将增加

消费者1可支配收入将增加→…→消费者n 消费支出增加

先看减税的情况,假定税率为t ,边际消费倾向为β,于是:

→消费者1消费支出

→…

→消费者2毛收入增加

则最终国民收入增加:

→消费者2可支配收入增加

消费者2消费支出增加

由于税收变动与收入变动方向相反,所以比例税条件下的税收乘数为:

6. 下表给出某国某年国民收入的统计资料:

要求:(1)按收入法计算GDP ; (2)按支出法计算GDP ; (3)计算政府预算赤字; (4)计算储蓄额。

【答案】(1)按收入法计算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100+10+30+30=170(亿元)。

=170(2)按支出法计算GDP=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购买+净出口=90+60+30+C60-70)(亿元)。

,(3)政府收入-政府支出-所得税-(政府转移支付+政府购买支出)=30-(30+5)=5(亿元)即政府财政赤字为5亿元。

(4)四部门经济中,根据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可得:

即储蓄余额为55亿元。

7. 假设转账的总成本是c=an,持有M , 替代资产的收益是

(1)请推导计算最优转账次数的公式。

(2)当收入增加时,最优转账次数以及M 1平均余额会有何变化? 【答案】(1)最优转账次数是使R-C=N实现最大时的次数,即:

对n 求微分,得:

最大化条件是令dN/dn=0,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