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选择题
1. 群体科研的基本类型不包括( )。
A. 以专业为基础的学科科研课题组结构模式
B. 结合教育的主观、客观实际,在基层教育组织建立的二级三级教育科研课题组结构模式
C. 以教育实际问题为中心,在基层教育组织建立的三级教育科研课题组结构模式
D. 以教育实验研究为基础,理论研究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相结合的科研课题组结构模式
【答案】B
【解析】群体科研的基本类型包括:①以专业为基础的学科科研课题组结构模式;②以教育实际问题为中心,在基层教育组织建立的三级教育科研课题组结构模式;③以教育实验研究为基础,理论研究工作者与教育实践工作者相结合的科研课题组结构模式。
2. 以教育实验研究为基础,理论研究工作者与教育实践工作者相结合的科研课题组结构模式适用于( )。
A. 系统理论性研究课题
B. 决策性研究课题
C. 应用性研究课题
D. 探索性研究课题
【答案】D
【解析】探索性实验。包括有预测作用的超前实验。是以探索某种教育现象以及受教育者个性发展的规律为目标,通过探索研究对象的因果关系及可题解决,尝试建构某种理论体系,具有强的创新性。这类研究课题,有科学的理论假设,严格合理的条件控制,比较规范的实验程序以及对资料数据的统计处理,寻求尽可能大的内部效度,并以科学理论解释实验结果。
3. 与问卷调查相比,访谈调查的优点是( )。
A. 更具客观性
B. 更有利于做大样本研究
C. 更有利于研究深层次的复杂问题
D. 更易对数据进行编码处理
【答案】C
【解析】与问卷调查相比,访谈法最大的优点就是灵活性强、可以深入了解问题。在访谈过
程中,调查员可以根据访谈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对有关问题进行重复解释,使被调查者了解问题的实质。
4. 下列有关教育实验的陈述错误的是( )。
A. 教育实验是一种自然科学实验活动
B. 教育实验是一种科学实验活动
C. 教育实验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
D. 教育实验是一种特殊的实验活动
【答案】A
【解析】为了实现教育理论的科学化,必须积极开展各种教育实验。教育实验是一种特殊的实验活动,总体上分析,教育实验是从以下两条线索发展起来的。一条线索是受自然科学实验方法的影响,另一条线索是,教育实验从一般教育活动本身分化发展而来,并发展形成为当今教育实验的两种基本范型。
5. 下面对于研究假设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根据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的规律或原因做出的一种推测性论断和假定性解释。
B. 在进行研究之前预先设想的、暂定的理论。
C. 在进行研究之前,研究者根据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而设想的各种可能情况。
D. 对各种教育问题和现象所作的且尚待证明的初步解释都属于假设性质。
【答案】C
【解析】研究假设是根据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的规律或原因做出的一种推测性论断和假定性解释,是在进行研究之前预先设想的、暂定的理论。对各种教育问题和现象所作的且尚待证明的初步解释都属于假设性质。
6. 题录、书目、索引、题要和文摘等属于( )。
A. —次文献
B. 二次文献
C. 三次文献
D. 四次文献
【答案】B
【解析】二次文献是对原始文献加工整理,使之系统、条理化的检索性文献,一般包括题录、书目、索引、提要和文摘等。
7. 元分析的(关键)重要问题在于( )。
A. 如何估计研究的效果(效应大小)
B. 如何确定研究的效果
C. 如何界定研究的效度、信度
D. 如何解决主观与客观的问题
【答案】A
【解析】元分析,重要问题在于如何估计研究的效果,即效应大小(
8. 文献检索中的跟踪法,指的是( )。
A. 逆查法
B. 顺查法
C. 引文查找法
D. 综合查找法
【答案】C
【解析】引文查找法又称跟踪法。是以已掌握的文献中所列的引用文献、附录的参考文献作为线索,查找有关主题的文献。
9.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要求( )。
A. 客观性、可测性、简易可行性
B. 有效性、可测性、简易可行性
C. 客观性、可测性、通俗易懂
D. 主观性、客观性、可测性、简易可行性
【答案】A
【解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要求:①客观性。指标体系必须反映目标总体,与目标一致;②可测性。也称有效性,指确定的每个指标都是可以进行实际测量或观察的,同一层次的指标,不应相互重叠,不存在因果关系,是相互独立的;③简易可行。指标体系不宜庞杂,要在确保指标体系科学完整的前提下力求简化指标体系,剔除信息量少、区分度和效度不高、操作困难的指标,不断改善指标体系的品质。
10.区别科学方法与非科学方法最主要的特性是( )。
A. 预见性
B. 精确性
C. 客观性
D. 系统性
【答案】C
【解析】方法具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其中二者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客观性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