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简明中国教育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单选题
1. 为了对民众进行思想启蒙,维新教育所采取的区别于洋务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是( )。
A. 改革科举
B. 发行报刊
C. 兴办学堂
D. 译介西书
【答案】B
2.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教育家梅伊曼和拉伊创立的教育学说是( )。
A. 实验教育学
B. 文化教育学
C. 批判教育学
D. 科学教育学
【答案】A
【解析】实验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1901年,德国教育家梅伊曼首先将实验教育思想称为“实验教育学”,1907年,德国教育家拉伊又出版了《实验教育学》一书,系统阐释了实验教育思想。随后众多的教育学家加以发展。实验教育学家认为,应该从实验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采用心理学实验的方法来分析和研究教育问题。文化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狄尔泰和斯普朗格等; 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杜威和克伯屈; 批判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鲍尔斯、金蒂斯和厄布迪尔等人。
3. 抗日战争时期,为强化学校训育,国民政府规定在中等以上学校中推行( )
A. 专任制
B. 导生制
C. 导师制
D. 辅导制
【答案】C
4. 在孟子看来,教育的主要作用是( )。
A. 学习知识
B. “求放心”
C. 提高自身修养
D. 提高自身地位,以达到“治人”
【答案】B
5. 对教师如何教的问题,孔子提出了最著名的( )原则。
A. 启发诱导
B. 教亦多术
C. 教学相长
D. 有教无类
【答案】A
6. “立五经博士”是哪一位统治者的决策? ( )
A. 汉武帝
B. 秦始皇
C. 周文王
D. 唐太宗
【答案】A
7. 在多次遇到众邻居家的狗之后,儿童形成了对“狗”的基本理解,包括狗的一般体型特征、生活习性、典型行为等。此时儿童关于狗的知识的表征方式是( )
A. 图式
B. 命题
C. 表象
D. 产生式
【答案】A
【解析】命题是意义或观念的最小单元,用于表述一个事实或描述一个状态,通常由一个关系和一个以上的论题组成; 表象表征的往往是事物的知觉特征,使人们保存情境信息与形象信息的一种重要方式; 图式表征的是对某个主体的知识所具有的综合性质,通常组合了概念、命题和表象; 产生式是程序性知识建构的基本机制,由条件和行动两部分组成。
8. 下列术语中,含义不同于“认知结构”的是( )
A. 统觉团
B. 认知地图
C. 学科基本结构
D. 编码系统
【答案】C
【解析】与认知结构概念相同的有四个,图式、统觉团、认知地图和编码系统。按照皮亚杰的理解,个体是在先天遗传所获得的最初的图式的基础上,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不断建构和完善其认知结构,实现认知发展的。统觉团是赫尔巴特提出的概念,他认为,学习过程是新观念进入原有观念团内,使原有观念得到丰富和发展,从而吸收新观念的统觉过程。托尔曼的认知地图就是现代认知心理学所说的认知结构。学科基本结构,在布鲁纳看来,是指一个学科围绕其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基本态度和方法而形成的整体知识框架和思维框架。编码系统则是通过复述、强化等编码方式,将各种信息组织、编码和存储起来而形成的知识体系。统觉团、认知地图和编码系统都是教育心理学中认知方面的概念,而学科基本结构不属于这一范畴。
9. 发现并重视团体生活对个人道德思维方式深刻影响的德育模式是( )
A. 集体教育模式
B. 道德认知发展模式
C. 社会学习模式
D ,体谅模式
【答案】B
【解析】道德认知发展模式是美国道德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在皮亚杰的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上,根据其道德心理发展理论提出并建立的。科尔伯格认为,道德教育决不是背记道德条例或强迫纪律,而是促进道德认知水平的发展。道德认知发展模式发现并重视团体生活对个人道德思维方式的深刻影响。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主要涉及的是道德判断问题,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源于儿童主体与社会环境的积极的相互作用; 体谅模式则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 价值澄清模式着眼于价值观教育,试图帮助人们减少价值混乱并通过评价过程促进统一的价值观的形成; 社会学习模式则强调学习和模仿学习对儿童道德行为形成的影响。这道题的关键词是道德思维方式,按照这个关键词,就可以排除其他选项,选择B 。
10.为避免灌输与说教而大量使用道德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角色认取(role taking )和主动思考的德育模式,除道德认知发展模式外,还有( )。
A. 体谅模式
B. 价值澄清模式
C. 社会学习模式
D. 集体教学模式
【答案】A
【解析】价值澄清模式是避免观点说教并促使人们在确定较直观方面使用有道理的推理。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帮助学生澄清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