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中国教育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单选题

1. 体谅模式与其他德育模式的区别在于( )

A. 把道德情感的培养放在中心地位

B. 把道德认知发展放在中心地位

C. 把道德行为学习放在中心地位

D. 把道德价值观念的获得放在中心地位

【答案】A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不同德育模式的基本观点的理解与掌握情况。道德认知发展模式是把道德认知发展放在中心地位; 体谅模式是把道德情感的培养放在中心地位,让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 价值澄清模式是把道德价值观念的获得放在中心地位,价值澄清的日标就是使人们获得一种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念使他们能以一种令人满意与明智的方式适应他们所处的不断变化的世界。价值观念并不是一种固定的观念或永恒不变的真理,而是建立在个体亲身经历的社会经验基础上的一种指南; 社会学习模式是把道德行为学习放在中心地位,注重的是道德行为的养成。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

2. 近代中国政府颁布的第一个法定学制是( )。

A. 壬寅学制

B. 癸卯学制

C. 壬子癸丑学制

D. 壬戊学制

【答案】A

【解析】此题是对清末政府正式开始建立近代学制的考查。进入20世纪,清政府被动开始系统的教育改革,其重要内容是建立学制,以在全国范围内开设新式学堂。1902年正式颁布的《钦定学堂章程》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学制法案,又称“壬寅学制”,但未能实施。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是中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1912壬子癸丑学制和1922壬戌学制“六三三制”是民国时期颁布的。

3. 强调知识的内在逻辑和系统性,主张分科教学的是( )

A. 经验主义课程论

B. 学科中心课程论

C. 存在主义课程论

D. 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课程理论的流派。学科中心课程理论强调的是知识的内在逻辑和系统性,主张实施分科教学。经验主义课程认为应以儿童活动为中心来组织课程,课程的组织形式应该心理学化。存在主义课程论认为课程最终要以学生的需要来决定。后现代主义课程论则强调课程的丰富性、循环性、关联性和严密性,借助于后现代主义理论分析看待现代课程问题。

4. 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 )

A. 教育管理制度

B. 国民教育制度

C. 义务教育制度

D. 学校教育制度

【答案】D

【解析】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包括教育的施教机构系统和教育的管理系统两个方面。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它是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因此,答案选D

5. 主张“知识是外部现实在人脑中的表征”的学习理论派别是( )

A. 社会建构主义

B. 激进建构主义

C. 皮亚杰理论

D. 信息加工理论

【答案】D

【解析】西蒙、安德森、加涅等认知心理学家认为:第一,学习是信息的接受、贮存和提取的过程; 第二,学习的结果是信息在头脑中的表征:第三,知识以命题网络或产生式被表征:第四,学习的重点是信息的编码。就是说,信心加工理论主张知识是外部现实在人脑中的表征,可以说,这个理论认为人在知识的表征过程中是被动地,所做的只是将外部的东西移到脑袋中去。皮亚杰认为,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个体与环境不断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建构主义则是在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认知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感觉被个体被动地接受,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起来,即学习是积极主动地意义建构和社会互动的过程。

6. 某学生将自己某学科的嘘声失败归结为 “自己不是学这科的料”。他的这种归因属于( )。

A. 内部、稳定性的归因

B. 外部、稳定的归因

C. 内部、不稳定的归因

D. 外部、不稳定的归因

【答案】A

【解析】人们在寻找自己成败的原因时,人们通常将导致自己成败的因素分为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六个因素,这六个因素可归为三个维度,即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归因。将学习的失败归因为自己,说明这属于内部归因,学生认为自己不是学这们课程的料,意味着这是一种稳定的归因。因此,此题选择A 。

7. 不是教育了一切人,才可以改造社会,而是改造了社会,才可以有好的教育,这一主张出自“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

A. 倡导工学主义的知识分子

B. 倡导国家主义的知识分子

C. 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D. 具有平民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答案】B

8. 赫尔巴特提出教学形式阶段理论,认为任何教学活动都必须经历的四个阶段是( )

A. 注意、期待、要求、行动

B. 明了、联合、系统、方法

C. 注意、期待、相关、集中

D. 明了、联合、提示、巩固

【答案】B

【解析】在对儿童学习活动心理学认识的基础上,赫尔巴特提出了教学阶段理论。他指出,仟何教学活动都必须是井然有序的,都经历四个阶段:明了、联合、系统、方法。2010年该考点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

9. 清政府颁布的第一个学制是( )

A. 壬寅学制

B. 壬戊学制

C. 癸卯学制

D. 壬子癸丑学制

【答案】A

10.“六学二馆”是哪个朝代的中央官学体系的简称? ( )

A. 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