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874美术概论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拉斐尔前派
【答案】拉斐尔前派是指主张回归到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的画出大量细节、并运用强烈色彩的画风的画派。他们认为拉斐尔时代以前古典的姿势和优美的绘画成分已经被学院派的教学方法所腐化,提出要以拉斐尔以前的早期文艺复兴艺术为榜样,真实地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忠实于自然,发挥艺术的社会道德作用。拉斐尔前派具有象征主义和唯美主义内涵,代表画家有罗塞蒂、米莱斯和亨特。
2. 贡布里希
【答案】贡布里希是英国美学和艺术史家,是艺术史、艺术心理学和艺术哲学领域的大师级别人物。贡布里希著有《艺术的故事》、《艺术与错觉》、《秩序感》等。贡布里希的书中高度评价了阿拉伯建筑装饰艺术,特别提到了阿尔汉布宫的精湛、华美装饰。《秩序感》图版引用了凯尔特人的一面青铜镜子凯尔特装饰技法与几何学有很大关系,在操作中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贡布里希在论述对称与对称破裂,秩序与混沌,装饰与朴素等对立性质对于艺术的关系时,特别强调两极之间的张力。贡布里希在书中不少篇幅谈到艺术与科技进步的关系。
二、简答题
3. 简述美术接受的社会环境与环节是怎样的?
【答案】美术作品到接受者之间需要通过一定的社会途径和传播环节。美术接受活动需要一个相应的社会环境为其提供场所和设备; 需要管理、运用、操作这些场所和设备的主体; 以及支配这一接受的社会环境的规则和制度。美术世界由三个部分组成。
(1)“美术世界”中的第一个重要部分是各种意义上的主体,他们分别在“美术世界”中为接受做出相应贡献。
①首先是美术家,是他们为美术的接受提供了最直接的对象一一美术作品。
②其次是批评家,豪泽称他们为“中介者”和在艺术家与接受者之间的“第三者”。
③第三是美术理论家和美学家,他们通过具体的美术世界中的各种问题进行理论上的思考,间接影响美术接受的潮流与趋向。
④第四是美术史家。美术史家一方面是历史中美术作品的直接接受者,另一方面也是美术传
统的保存者与阐释者。
⑤第五,在艺术世界中,还有一大批在各种美术机构中任职的工作人员,如美术编辑、美术老师、美术界展览馆和博物馆中研究和管理的人员。其他还有出版商、画廊老板、艺术经纪人等。这些人有两个特点:一是,他们中的许多人同时就是上述某一领域的专家,如美术史家、美术批评家等。二是,他们对美术接受的作用也与他们任职的机构相关联。
(2)“美术世界”中的第二个重要部分是各种美术机构,也就是豪泽所说的“中介体制”那一部分。
①首先是美术展览馆、博物馆、画廊等展览和收藏机构。
②其次,美术出版社在美术接受活动中起着展览馆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另外,美术教育机构在美术接受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③第三,“美术世界”中的第三个重要部分是支配美术世界运转的规则和制度。它们是在人类历史和美术史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美术的接受具有约定俗成的强制、调节力量和导向作用。美术世界范围中的三个部分是内在地相互关联的,去掉任何一个部分都将影响到美术的接受。同时,美术世界还有两个明显的特点值得我们注意:第一个特点是美术世界是一个专业化的世界。所谓专业化的世界,从美术接受的角度看,就是为了人们从审美的立场去接受美术作品而建立的世界。第二个特点是:美术作品在传播、接受过程中的中介逐渐增多,接受过程也越来越复杂。
4. 召唤结构在意识鉴赏中的作用?
【答案】“召唤结构”指艺术作品因布满空白点和未定点,呈现为一种开放性的结构,这种结构本身随时都在召唤着接受者能动的参与进来,通过再创造将其充实、确定,使其得到具体化。实际上,艺术鉴赏的再创造属性,正同艺术作品的“召唤结构”有密切的联系,正因为艺术作品中包含着许多有待于鉴赏者去补充,填塞的空白点、未完点,它才可能引发鉴赏者的想像力,并去进行艺术再创造。倘若一部艺术品通篇浅显,一目了然,毫无内在意蕴,那么必然缺乏回味余韵,不值得去进行什么再创造了。
5. 如何理解美术发展的他律性(社会制约性)?
【答案】美术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和变化而发生变化的,美术的发展是不可能不受到社会生活的制约的。
(1)经济与美术发展。
①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中,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美术的发展是决定于经济发展的。经济发展作用于美术首先表现在经济基础的变更促进艺术或早或迟发生变革。其次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互相适应会促使艺术的繁荣发展。另外,当旧的生产关系束缚了新的生产力,就会为反映新兴社会力量的、进步新的生产力助威,从而促进艺术的发展。最后,政治、宗教、哲学、道德等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影响艺术发展时,其背后还是经济因素在起决定性的作用。另一方面美术同时反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
②不平衡性的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历史发展不同时代作纵向比较,艺术与经济的发展具有
不平衡性。二是对同一时代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作横向比较,艺术与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三是对艺术内部不同的艺术种类作比较,艺术与经济的发展有不平衡性。
(2)社会意识与美术发展。美术的发展必然地受到各种社会意识的影响。
①神话不仅在原始活动中充当重要角色,而且影响各时期、各民族的艺术,是艺术创作的土壤;
②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观念是制约和影响美术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宗教牵动和制约美术的发展;
④哲学影响着美术的创造观念。
总之,艺术受制于经济基础和其他社会意识,艺术同时也积极地反作用与经济基础和各种社会意识。美术既不是经济的直接反映,也决不是其他社会意识的简单工具。
6. 美术接受的社会环节(艺术中介机构)有哪些?
【答案】(1)美术展览馆。美术展览馆是“美术世界”中介体制之一,是美术接受和传播的重要机构和场所,它对美术家来说是他的作品走向社会接受过程的第一步; 从大众接受角度看,美术展览馆是他们了解、感受当代美术作品的最初环节,了解感受当代美术界发展趋势和潮流的重要中介。
(2)新闻媒介。是美术接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和中介。这里所说的新闻媒介包括报纸、杂志、电视与电台、网络等。新闻媒介的传播和评论对于当时有条件的接受者来说,其主要作用在于激发他们去欣赏展览中原作的兴趣和热情,对于无条件的接受者来说,它的价值主要在扩大作品在社会文化中的影响。
(3)美术出版社。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复制发行,是美术接受大众化的完成。
(4)美术博物馆。美术博物馆是人类美术史、文化史和艺术传统的保存者。
(5)美术市场。从美术接受的角度看,美术市场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中介性环节。
(6)美术院校。社会提供物质或精神产品的人,都首先是以一个学习者、接受者的身份开始的。美术院校通过实施美术教育提高整个社会对美术作品的接受能力。
7. 比较艺术作品中“典型”与“意境”的异同。
【答案】“典型”和“意境”都是艺术创作中的高层次形象,是艺术家的最高追求,也是最富于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和境界。
(1)“典型”与“意境”的相同点
①二者同属于美学范畴;
②二者均具有丰富而深邃的内在意蕴;
③在被欣赏接受时,典型与意境都能够产生较为强烈的情感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力,充分地调动起欣赏者的联想和想象,激发起欣赏者投入再创造的状态之中。
(2)“典型”与“意境”的区别
①二者含义小同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