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基于财务信息与RBV的业绩预测及套利机会研究

关键词:财务信息;业绩预测;套利;资源;能力

  摘要

摘 要本论文主要研究如何利用财务信息和RBV(The Resource-based View)得到股市套利机会。 财务信息可能潜含有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已有的研究表明,某些财务指标对未来的业绩有一定预测作用。笔者引入了用于对离散变量进行预测的Logit模型,选取了二十个常用的财务指标为自变量,以次年业绩是否超过上年为虚拟因变量(0和1),进行实证研究。对8个行业80家样本企业的财务数据(1998-2004)分行业的研究发现,财务信息对未来企业变动方向有预测价值,而且,分行业的预测效果明显好于不区分行业,不同行业的敏感指标有明显区别。以各行业的最敏感的正向指标为选股依据进行的投资(1999-2005)在股市取得的收益均明显超过同期上证指数收益。本文还详细地研究了行业性质与业绩可预测程度的关系。在回顾行业发展若干规律的基础上,研究了行业间竞争环境与可预测性的关系;研究了产业内部竞争结构对企业业绩预测的影响;分析了周期性对可预测性的影响,笔者还从消费行为学的角度解释了生活消费行业业绩可预测性好的原因。这些研究说明,行业间的企业业绩可预测程度有系统性的区别,投资者应该适当回避预测性差的行业。本文还对企业的成长逻辑进行了梳理;论证了资源、能力与业绩的关系,论证了资源与能力对企业业绩的解释能力和预测能力,建立了资源、能力与财务指标的对应关系,提出了利用报表信息分析资源与能力的方法,建立了行业内企业RBV排序指数来评价、比较企业的资源及能力。这种方法将财务分析与商业分析方法进行结合,有一定的理论创新。对预测性良好的地产行业的实证研究显示,RBV业绩预测效果良好,企业 RBV排序与后来两年内股市市场回报排序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RBV排序靠前的企业的市场回报明显好于排序靠后的企业。对另外七行业的拓展研究显示,不同行业的RBV预测效果有明显差别,市场回报与RBV密切程度大不相同。生活消费类行业的预测效果明显好于钢材、化工等周期性的非终端行业。基于RBV与股市之间的长期联系存在套利机会,这些机会主要集中于生活消费类行业。这些结论证实了作者的推断:业绩可预测性在行业间存在系统性差异。市场没有注意到业绩可预测性在行业间存在着系统性差异,进而出现了套利机会。投资者顷向于认为企业长远业绩是不确定的,忽视了部分行业的竞争环境、行业前景、非周期性会导致优势企业易于保持竞争优势,未来的业绩走势非常明朗。投资者应当对行业的预测性质进行评估,然后进行基本分析,以此进行投资得到超额回报的概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