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436资产评估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财务管理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什么是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有哪些?
【答案】(1)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由于损耗而转移到产品中的价值补偿。
(2)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有:
①平均年限法。也称使用年限法,它是按照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平均分摊固定资产折旧额的方法。这种方法所计算的折旧额在各个使用年(月)份都是相等的,折旧的累计额所绘出的图线是直线,因此,这种方法也称直线法。其计算公式如下:固定资产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_(残值-清理费用)]/预计使用年限
为了反映固定资产折旧的相对水平,还应计算固定资产的年折旧率,计算方法有两种。 a. 年折旧=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00%
b. 年折旧率=(1-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100%
净残值率按照固定资产原值的3%〜5%确定,净残值率低于3%或者高于5%的,由企业自主确定,并报主管财政机关备案。
②工作量法。工作量法就是按照固定资产的预计工作量平均分摊固定资产折旧总额的方法。这种方法适合于各类专业设备。固定资产的工作量可以用工作小时、行驶里程、台班等表示,单位工作量折旧额的计算公式为:
a. 按行驶里程计算折旧的公式:
单位里程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规定的总行驶里程
b. 按工作小时计算折旧的公式:
给工作小时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规定的总工作小时
c. 按台班计算折旧的公式:
每台班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规定的总工作台班数由此可以得出该项固定资产的年折旧额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年度实际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③年限总额法。也称年数总额法,它是以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的各年度数字之和为分母,以该年度固定资产可供继续使用的各年为分子乘以固定资产原值计算求得固定资产各年的折旧额。其折旧额按资产效率的递减而逐年减少,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C ——固定资产原值;
S ——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
N ——预计使用年限;
T ——使用年限序数;
④双倍余额递减法。它是以固定资产的年初余额(即净值)乘以规定的折旧率求得固定资产各年的折旧额。其基本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的年初余额×规定的折旧率
公式中,规定的折旧率按使用年限法确定的折旧率的两倍求得,也可用下式求得:
年折旧率=2/折旧年限×100%
⑤余额递减法。它是以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即净值)作为计算折旧的基础,随着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增加,固定资产折余价值逐年递减,在折旧率不变的条件下,每年提取的折旧额也逐年下降。计算公式为: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年初折余价值×年折旧率
式中:
n ——预计使用年限。
2. 何为“债务重组”?引起企业债务重组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1)债务重组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时,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做出让步的事项。债务重组涉及债权人与债务人,对于债权人而言,即为“债权重组”。通过债务重组,债务人可以缓解债务的偿还期限,减轻债务负担,调节资本结构,从而可以使企业走出困境。
进行企业债务重组的前提条件具体有以下几点:①债务人长期不能支付债务;②债权人和债务人都同意通过债务重组方式来解决债务问题;③债务和解;④债务人必须有恢复正常经营的能力,并具有良好的道德信誉;⑤社会经济环境有利于债务人经整顿后走出困境。
债务重组会计处理的一般原则主要包括:债务重组日的确定原则、债务重组损益(注意与转让资产损益的界限)的确定原则。
(2)引起企业进行债务重组的主要原因在于:
第一,债权人可以最大限度地回收债权;
第二,为缓解债务人暂时的财务困难,避免由于采取立即求偿的措施,致使债权上的损失更大。这种让步是根据双方自愿达成的协议或法院裁定做出的。而让步的结果是:债权人发生债务重组损失,债务人获得债务重组收益。
3. 什么是债券换值?它包括哪几种?
【答案】(1)债券换值是证券组合管理人员通过辨别市场中的债券是否被暂时错误定价,然后购买和出售同等数量的类似债券以增加债券的组合收益。
(2)债券换值通常有以下四种:
①替代换值:指两种债券在等级、到期期限、息票利息付款等方面都相同,仅在特定时间由于市场不均衡、两种债券价格不同,因此到期收益不同。应出售较低收益债券、同时购买较高收益债券。
②市场间差额换值:是利用债券市场的不同部门间的收益差额的预期变化进行换值。
③获得纯收益换值:出售较低息票率或较低到期收益或两者兼备的债券而购买相对高的债券以获得较高收益。
④利率预测换值:根据对利率的预测进行换值。
4. 试说明直接筹资和间接筹资的区别。
【答案】直接筹资与间接筹资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筹资机制不同。直接筹资依赖于资本市场机制如证券交易所,以各种证券如股票和债券为媒介;而间接筹资既可运用市场机制,也可运用计划或行政手段。
(2)筹资范围不同。直接筹资具有广阔的领域,可利用的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比较多;而间接筹资的范围相对狭窄,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比较少。
(3)筹资效率和筹资费用高低不同。直接筹资因程序较为复杂,准备时间较长,故筹资效率较低,筹资费用较高;而间接筹资过程简单,手续简便,故筹资效率较高,筹资费用较低。
(4)筹资效应不同。直接筹资可使企业最大限度地筹集社会资本,并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资信度,改善企业的资本结构;而间接筹资有时主要是为了适应资本周转的需要。
5. 简述兼并与收购的异同。
【答案】(1)兼并通常是指一家企业以现金、证券或其他形式(如承担债务、利润返还等)购买取得其他企业的产权,使其他企业丧失法人资格或改变法人实体,并取得对这些企业决策控制权的经济行为。
收购是指企业用现金、债券或股票购买另一家企业的部分资产或股权,以获得该企业的控制权。“收购”,按中国《证券法》的规定:持有一家上市公司发行在外的股份的百分之三十时发出要约收购该公司股票的行为。收购的对象一般有两种:股权和资产。
(2)收购与兼并的相似点:①基本动因相似。要么为扩大企业市场占有率;要么为扩大经营规模;要么为拓宽企业经营范围,实现分散经营或综合化经营。总之,都市增强企业实力的外部扩张策略或途径。②都以企业产权为交易对象,都是企业资本经营的基本方式。
(3)收购与兼并的区别:①在兼并中,被合并企业作为法人实体不复存在;而在收购中,被收购企业可仍以法人实体存在,其产权可以是部分转让。②兼并后,兼并企业成为被兼并企业新的所有者和债权债务的承担者,是资产、债权、债务的一同转换;而在收购中,收购企业是被收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