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沈阳大学区域污染环境生态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804环境化学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填空题
1. 最有毒五种金属元素是_____。
【答案】_
【解析】铅、镉、汞、铬、砷等重金属元素是最有毒的五种金属元素。其对人体的影响分别
为:铅破坏儿童的神经系统,可导致血液病和脑病
;镉的生物半衰期长,从体内排出的速率十分缓慢,容易在体内的肾脏、肝脏等部位积聚,对人体的肾脏、肝脏、骨骼、血液系统等都有较大的损害作用
;甲基汞是一种具有神经毒性的环境污染物,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可造成
高语言和记忆能力障碍等
;六价铬比三价铬毒性高100倍,并易被人体吸收且在体内蓄积
;
浓度砷化物使蛋白质凝固并抑制ATP 合成。
2. 诱发沉积物中重金属的释放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盐浓度升高;氧化还原条件变化;降低
阳离子可将被吸附在固体颗粒上的金属离子交换出来;
导致碳酸盐和氢氧化物的溶解,
增加。值;增加水中配合剂的含量盐浓度的升高,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氧化还原条件的变化;的降低,水中配合剂含量的【解析】诱发沉积物中重金属的释放的主要因素有;的竞争作用增加了金属离子的解吸量;
3. pH 的大小显著影响土壤中重金属的_____和土壤对重金属的_____。【答案】存在形态;吸附量
【解析】的大小显著影响土壤中重金属的存在形态和土壤对重金属的吸附量。由于土壤胶体一般带负电荷,而重金属在土壤一植物体系中大多以阳离子的形式存在,因此,一般来说,土壤pH 越低,越多,重金属被解吸得越多,其活动性越强,从而加大了土壤中的重金属向生物体内迁移的数量。但对部分主要以阴离子状态存在的重金属来说,情况正好相反。
4. 土壤是由气、液、固三相组成的,其中固相可分为_____和_____,两者占土壤总量的_____。
【答案】土壤矿物质;土壤有机质;以上是土壤的骨骼和植物营养【解析】矿物质是土壤的主要组成部分,占土壤固体总质量的
以下,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壤形成的重要标志。元素的重要供给来源,分为原生矿物质与次生矿物质。土壤有机质,一般占土壤固相总质量的
二、计算题5. 一个有毒化合物排入至知酸性水解速率常数
请计算化合物的水解速率常数。
【答案】
根据题意知
化合物的水解速率常数为:
则的水体中,的有毒化合物被悬浮物所吸着,已中性水解速率常数碱性水解速率常数
三、名词解释
6. 湿沉降与干沉降
【答案】湿沉降是指通过降水,如雨、雪、雾、冰雹等将大气中的酸性物质迁移到地面的过程,最常见的就是酸雨。湿沉降是去除大气颗粒物和痕量气态污染物的有效方法。
干沉降是指在不降雨的H 子,从空中降下来的灰尘所带的一些酸性物质。一般通过湿沉降过程去除大气中颗粒物的量约占总量的而干沉降只有
7. 专性吸附/非专性吸附
【答案】专性吸附是指非静电因素引起的土壤对离子的吸附; 非专性吸附是指土粒表面由静电引力对离子的吸附。如砷,在土壤中砷主要是通过阴离子交换机制而被专性吸附,当体系的升高时,有利于砷的解吸。升高,土壤对重金属的吸附量增加。
8. 二次污染物
【答案】二次污染物又称继发性污染物,是指排入环境中的一次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因素或
9. 光化学反应
【答案】光化学反应是指分子、原子、自由基或离子吸收光子而发生的化学反应。化学物种吸收光量子后可产生光化学反应的初级过程和次级过程,初级过程是指化学物种吸收光量子形成激发态物种,次级过程是指在初级过程中反应物、生成物之间进一步发生的反应。
四、简答题
10.影响土壤电动修复效率的因素主要包括哪些?
【答案】电动力学修复技术是利用电动力学原理对受污染土壤进行修复的方法,它将电极插入受污染的地下水及土壤区域,施加直流电,形成直流电场。土壤颗粒表面双电层、孔隙水中带有电荷的离子或颗粒,在电场作用下通过电迀移、电渗析流或电泳的方式沿电场方向定向迁移。污染物离开土壤向两极迁移,最终富集在电极区得到集中处理或分离。影响土壤电动修复效率的因素如下:
(1)电压、电流大小
电压越大,土壤修复效率越高,电压越小,土壤修复效率越低;电流同样如此。电压、电流较大时,所形成的电厂作用较强,去除土壤中带电荷的粒子速度较快。
(2)土壤类型
土壤类型不同,带点粒子在其中的移动速度不同,其他影响因子也不同。
(3)污染物性质
污染物的性质决定其在相同电场作用下电场力作用的大小,对土壤电动修复效率影响较大。
(4)洗脱液组成和性质
洗脱液是再生液流过己饱和的离子交换树脂后所得到的,影响电场作用以及带电物质在土壤中的运动。
(5)电极材料和结构
电极材料和结构决定其放电电压、电流、电池容量的大小,进而影响带电粒子的去除。
11.简要回答河流中的泥沙对重金属的迁移转化的影响,并举例加以说明。
【答案】河流中泥沙对重金属的迁移转化的影响以及例子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