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936管理学原理[专业硕士]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评价中心
【答案】评价中心是近来新兴的一种选拔高级管理人员和专业人才的人员甄选方法,采用情境性的测评方法对被试者的特定行为进行观察和评价。即测试人员根据职位需求设置各种不同的模拟工作场景,让候选人参与,并考察他们的实际行为表现,以此作为人员甄选的依据。采用的模拟情境测试包括无领导小组讨论、公文处理、演讲、角色扮演等。
2. 前馈控制
【答案】前馈控制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开始之前进行的控制。其目的是防止问题的发生而不是当问题发生后再补救。
(1)前馈控制的优点是:由于在工作开始之前进行,避免了事后控制对已经铸成的差错的无能为力的弊端; 是在工作开始之前针对某项计划行动所依赖的条件进行控制,不是针对具体人员,因而不易造成对立面的冲突,易于被职工接受并付诸实施。
(2)前馈控制的困难是:需要及时和准确的信息,并要求管理人员充分了解前馈控制因素与计划下作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这往往是很难做到的。
3. 指挥
【答案】指挥是指对下属的活动给以指导,使企业的各项活动互相协调配合。管理人员要树立良好的榜样,全面了解企业职工的情况及职工与企业签订合同的情况。管理人员应与下属人员经常交往并进行考核,对不称职的人员应立即解雇。对组织结构也应经常加以审议,依据管理的需要随时进行调整和改组。
4. 动态网络性结构
【答案】动态网络型结构是指一种以项目为中心,通过与其他组织建立研发、生产制造、营销等业务合同网,有效发挥核心业务专长的协作型组织形式。优点是:①组织结构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柔性,可以更好地结合市场需求整合各项资源,容易操作,网络中的各个价值链部分也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增加、调整或撤并; ②结构精炼、简单,组织结构扁平化,效率较高。③缺点是:①可控性太差; ②外部合作组织的临时性增加了解体的风险; ③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较低。
二、简答题
5. 什么是谈判,要想实现有效的谈判,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案】(1)谈判的定义
谈判是双方或多力一为实现某种目标就有关条件达成协议的过程。
(2)谈判的原则
优秀的管理者实现有效的谈判,一般要遵循如下的原则:
①理性分析谈判的事件。抛弃历史和感情上的纠葛,理性地判别信息、依据的真伪,分析事件的是非曲直,分析双方未来的得失。
②理解你的谈判对手。他的制约因素是子l 一么? 他的真实意图是子}么? 他的战略是子l 一么? 他的兴奋点和抑制点在哪里?
③抱着诚意开始谈判。态度不卑不亢,条件合情合理,提法易于接受,必要时可主动让步(也许只是一个小小的让步)。尽可能寻找双赢的方案。
④坚定与灵活相结合。对自己目标的基本要求要坚持,对双方最初的意见不必太在意。那多半只是一种试探,有极大的伸缩余地。当陷入僵局时,应采取暂停、冷处理后再谈,或争取第三方调停,尽可能避免破裂。
6. 简述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及其观点。
【答案】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是由波士顿咨询公司提出来的。该方法认为,在确定某个单位经营活动方向时,应该考虑它的相对竞争地位和业务增长率两个维度。相对竞争地位经常体现在市场占有率上,决定丁企业的销售量、销售额和盈利能力; 而业务增长率反映业务增长的速度,影响投资的回收期限。
企业经营业务的状况被分成四种类型,如图所示。
图 企业经营单位组合分析图
(1)“瘦狗”型的经营单位市场份额和业务增长率都较低,只能带来很少的现金和利润,甚至可能亏损。对这种不景气的业务,应该采取收缩甚至放弃的战略。
(2)“幼童”型的经营单位业务增长率较高,目前市场占有率较低。这有可能是企业刚开发的很有前途的领域。高增长的速度需要大量资金,而仅通过该业务自身难以筹措。企业面临的选择是向该业务投入必要的资金,以提高市场份额,使其向“明星”型转变; 如果判断它不能转化成
“明星”型,应忍痛割爱,及时放弃该领域。
(3)“金牛”型经营单位的特点是市场占有率较高,而业务增长率较低,从而为企业带来较多的利润,同时需要较少的资金投资。这种业务产生的大量现金可以满足企业经营的需要。
(4)“明星”型经营单位的特点是市场占有率和业务增长率都较高,代表着最高利润增长率和最佳投资机会,企业应该不失时机地投入必要的资金,扩大生产规模。
7. 有人提出:有效的决策必须实行“决策制定时的民主,决策实施时的专制”。试从决策全过程的角度对这种“民主专断制”主张的合理性做出评价。
【答案】决策指组织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决策时主张“民主专断制”的原因如下:
(1)决策制定时要民主。在提出问题、确定目标、进行预测、拟定方案、选定方案、决策检验的过程中,要民主,充分发挥集体所有成员的优势,广泛征求大家的意见。民主决策具有较好的执行性。由于民主决策有多个部门、多个方面的代表参加,他们对决策过程中选择方案的理由,实施决策的路线、措施,要达到的目标等都有比较直接和全面的了解,在实施决策时,就不需再向他们就上述问题进行宣传了。这些决策执行者参与了决策之后,会加强他们执行决策的信心,提高他们实施决策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决策实施时要专制。当做出决策之后,若再采取民主制度,决策者还需要把决策的有关信息与执行者进行沟通,要列出方案的优点,说明选择的理由以及执行的要求等。这不仅会增加决策者的额外负担,而且还可能因沟通网络的不完善,使决策难以被执行者所接受,从而影响到决策的执行质量。所以,在决策执行的时候就需要一定的权力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因为决策实施之前的各步骤都己经广泛征求了大家的意见,后面要做的就是保证决策的落实,这就需要专制来保证决策的执行力度。
综上所述,有效的决策必须实行“决策制定时的民主,决策实施时的专制”,这一说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8. 在熊彼特的理论中,何谓创新? 创新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案】(1)熊彼特的理论中创新的含义
经济学家熊彼特曾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把创新定义为企业家的职能,认为企业家之所以能成为企业家,是因为拥有创新精神并实际地组织了创新。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和发展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或该地区拥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的数量以及这些企业家在实践中的创新努力。正是由于某个或某些企业家的率先创新、众多企业家的迅速模仿,才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2)创新的内容
在熊彼特的理论中,创新是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包括五个方面:①生产一种新的产品; ②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 ③开辟一个新的市场; ④掠取或控制原材料和半成品的一种新的来源; ⑤实现一种新的工业组织。后人在此基础上将企业创新分为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主要与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