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865中国近现代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 其基本经验是什么?

【答案】(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主要体现在:

①从实力对比来看,抗日战争是弱国对强国的战争。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综合实力都很落后,是弱国。而日本是世界上一等强国,军事、经济实力和政治组织力量都很强大;

②从战略对比来看,抗日战争是大国对小国的战争;

③从战争性质上来看,抗日战争是中国抵御日本侵略的正义战争。中国是正义的、进步的反侵略战争,是得道的; 日本是非正义、野蛮的、侵略战争,是失道的;

④从战争结果上看,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了近代以来的第一次反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中国人民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使中华民族避免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

(2)基本经验:

①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没有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就没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抗日战争得以坚持和胜利的重要思想保证。

③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一个国家只有首先自强,才能在世界上自立。

④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决不惧怕战争。

⑤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2.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答案】中国共产党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成立的,它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主要体现在以下: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从此不断向前发展,由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了正确的革命纲领和斗争策略,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

(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了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

之间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了广泛的国际援助和避免走资本主义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4)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①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

②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在中国掀起了第一个工人运动的高潮,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开始从事发动农民的工作,农民运动蓬勃发展;

③实行国共合作,并在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掀起了大革命高潮,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3. 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答案】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这是因为:

(1)从历史上来说,封建制度已经腐朽不堪,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背景下,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而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说明了农民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失败说明了中国在当时的环境下不可能走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实行西方的民主制度,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中国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不仅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还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推行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因此,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的选择。

(2)从人民来说,几千年的封建制度让人民饱受压迫和剥削的痛苦,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严重脱离人民群众,没有完全促成中国人民的觉醒,没有实现民族的独立,没有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只有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革命,建立了人民统一抗战的战线,坚持了与人民群众相结合,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在人民的极大支持下,中国不仅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且通过社会主义改造,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得到了人民的极大拥护和支持,也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利益,是中国人民的正确的选择,因此,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人民的选择。

4.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什么时代条件下和国际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 这给中国革命带来了哪些影响?

【答案】(1)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发展的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

a.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 b.1914年至1918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大战后,欧洲走向衰落,美国、日本崛起。日本侵略势力成为中国的最大威胁。

c.1917年11月俄国爆发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d.1919年3月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宣告成立,帮助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的先进分子加入共产党。

e.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人民逐步觉醒,开始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解放运动。

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其胜利

a.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一场世界性的严重的经济危机,激化了帝国主义国家与

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导致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

b.1931年至1945年,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是首先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国家,中国人民在东方开辟了反对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并最终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2)这对中国革命事业带来的影响:

①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a. 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被彻底打败,战胜国英国也被严重削弱,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b. 苏联经过战争考验,成为足以与美国抗衡的世界一流强国,社会主义冲破一国范围在多国赢得胜利。

占世界面积2/3人口的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南太平洋地区,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殖民主义体系急剧瓦解。

②战后世界形势的重大变化,就是300年来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以美苏为首的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阵营的对立。美国竭力向全世界扩张,扶蒋反共,控制中国,成为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中国革命的发展是一个严重的障碍。正确制定应对美国的政策和策略是中国革命胜利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条件。

5. 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历史转折?

【答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历史转折,这是因为:

(1)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来说: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并且断然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全会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2)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影响和意义来讲: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两年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开始了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以这次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党和国家充满希望和活力地踏上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6. 革命派在与改良派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

【答案】1905年至1907年间,围绕中国究竟是采取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革命派和改良派开展了一场大论战,革命派在论战中论述了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和进步性。

(1)革命的必要性

资产阶级革命派指出,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的“鹰犬”,因此爱国必须革命,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免“瓜分之祸”,获得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人们在革命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乃至作出的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