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执业护士题库>第四节卧位和安全的护理题库

问题:

[单选] 患者男性,22岁。面部有开放性伤口,清创缝合后该患者应采取的卧位是

A . 头高足低位
B . 半坐卧位
C . 仰卧位
D . 膝胸位
E . 侧卧位

患者女性52岁,因交通意外致颈椎骨折,右侧面部擦伤,失血约1000ml,经救治后病情稳定,拟行颅骨牵引治疗。患者的体位应为 侧卧位 。 中凹卧位 。 去枕仰卧位 。 头高足低位 。 头低足高位 。 患者女性,30岁。全麻下行开颅术,术后已醒,应采取的卧位是 仰卧位 。 侧卧位 。 半坐卧位 。 头高足低位 。 头低足高位 。 下列是妊娠期羊水的作用的是() 减少母体对胎动的感觉。 防止胎儿与羊膜黏连。 保护胎儿不受外来损伤。 使胎儿有一定的活动空间。 润滑产道。 妊娠后输卵管及外阴变化正确的是() 输卵管充血、水肿。 输卵管变短。 输卵管系膜血管增多。 外阴有色素沉着。 外阴组织松软。 患者男性,54岁。中毒性痢疾,体温39℃,脉搏l24次/分,血压80/50mmHg,伴呼吸困难急促,出冷汗,目前患者需采取的合适卧位为 仰卧位头偏向一侧 。 头高足低位 。 中凹卧位 。 端坐卧位 。 侧卧位 。 患者男性,22岁。面部有开放性伤口,清创缝合后该患者应采取的卧位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半坐卧位适用范围
  1)心肺疾患引起呼吸困难的病人。原因:①在重力作用下,膈肌下降,胸腔容量加大,且腹腔内脏器对心、肺的压力减轻,增加肺活量;②部分血液滞留在下肢和盆腔,回心血量减少,减轻肺部淤血和心脏负担,改善呼吸困难。
  2)胸、腹、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病人。原因:①腹腔渗出液可流入盆腔,使感染局限化;②防止感染向上蔓延引起膈下脓肿。
  3)腹部手术后病人。原因:减轻腹部切口缝合处的张力,缓解疼痛,利于伤口愈合。
  4)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病人。原因:减少局部出血。
  5)疾病恢复期体质虚弱的病人。原因:使病人逐渐适应体位变化,利于向站立过渡。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