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新闻采访学》考研必备复习题库5
● 摘要
一、简答题
1. 记者如何在开座谈会时做好倾听?
【答案】开座谈会可以用较少时间迅速集中线索和材料。大型、综合报道的采访若用此形式,节省时间的效果尤为显著。它能起到互相启发的重要作用。一人对材料一时回忆不出,知情者们稍加提示或启发,就可使记忆重回,茅塞顿开。几个人一起座谈时,一个人说得不正确不全面,旁人也可以对之补充、纠正。调查座谈会这一形式既可以缩短采访活动中验证素材的周期,又可以使当场得到的素材真实可靠,客观全面。
召开座谈会既然是个收益明显的采访活动形式,那么,作为调查座谈会卞持人的记者,就必须掌握开好召开座谈会的技能,否则就产生不了应有的效果。记者在开座谈会时做好倾听应做到:
①事先应发出“安民告示”,即记者应在采访前把座谈的内容、目的及要求告诉采访对象,以使其作好充分准备。
②要精心选择座谈人员。
③要控制参加座谈会的人数,每次座谈会的人数十个人以内为宜,这个人数可以使座谈的议题谈得深,谈得透,记者也容易主持、调控。
④不要轻易下结论。开座谈会就某个问题展开讨论,甚至发生激烈争论,是常有的事,也是正常的事。
⑤要做捕捉线索的有心人。对新闻素材进行深入采访,全面深刻地把握新闻事件的真相和本质。
2. 哪几类采访尤其需要记者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答案】准备工作是必要的,“磨刀不误砍柴工”。花些时间做准备,在采访时就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以下7类采访尤其需要记者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1)采访高级领导干部、知名人士、国际要人
高级领导干部、知名人士、国际要人,工作繁忙,没有较充分的时间和记者长谈。记者只有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掌握了有关采访对象的基本材料,在限定的采访时间内才能把握住要点,提出非问不可的问题,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2)采访重要会议
会前需要作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包括会前的采访、积累材料,也是一种准备。一旦会议开幕,报道就可以一个接一个跟上。有些难度大的报道,如果会前毫无准备,等到会议开幕后才开始采访,就来不及了。
(3)采访重大典型
第 1 页,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