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广西住院医师题库>骨科题库

问题:

[单选] 股骨颈骨折时,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率最高的是()

A . 完全性头下骨折
B . 不完全性基底骨折
C . 完全性基底骨折
D . 不完全性经颈骨折
E . 完全性经颈骨折

女,5岁。车祸有大腿致伤,X线显示右股骨中段骨折,轻度成角畸形,无明显移位。正确的治疗方法是() 垂直悬吊皮牵引。 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皮牵引。 切开复位外固定架固定。 男,65岁,3年前右股骨颈骨折,三翼钉内固定,1年前右髋关节疼痛,近来加重,X线片可见右股骨头明显变形,诊断为() 创伤性关节炎。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继发髋关节结核。 骨折畸形愈合。 髋关节退行性变。 女,65岁,不慎摔倒,右髋部着地,当即右髋剧痛,不能站立,急诊来院,检查见右下肢缩短,外旋畸形。其最可能的诊断是() 右股骨干骨折。 右髋关节后脱位。 右髋关节中心脱位。 右股骨颈骨折。 右髋关节前脱位。 老年患者,前臂外伤25小时余来诊。查:体温37.9℃,前臂畸形,反常活动,创口流血,腕、手活动自如,应考虑() 桡神经损伤。 尺神经损伤。 开放性骨折。 正中神经损伤。 前臂肌腱损伤。 男,11岁。摔倒后左手着地受伤,左腕部疼痛、畸形,肘后三角正常,且伴有桡动脉消失、手部感觉麻木。X线示肱骨远端骨折。最可能损伤的血管是() 尺动脉。 桡动脉。 腘动脉。 肱动脉。 锁骨下动脉。 股骨颈骨折时,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率最高的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1.成人股骨头的血供来源:(1)股骨头圆韧带内的小凹动脉:它只供应股骨头少量血液,局限于股骨头的凹窝部。(2)股骨干滋养动脉升支:对股骨颈血液供应很少。(3)旋股内、外侧动脉的分支:是股骨颈的主要血液供应来源。2.股骨颈骨折的分类:(1)按骨折线的部位分类:①股骨头下骨折:骨折线位于股骨头下,使旋股内、外侧动脉的营养支损伤。股骨头严重缺血,坏死率高。②经股骨颈骨折:骨折线位于股骨颈中部,常呈斜形,可使股骨干滋养动脉升支损伤,易发生股骨头坏死或骨折不愈合。③股骨颈基底骨折:骨折线位于股骨大、小转子连线处。因骨折部位对股骨头血供干扰较小,容易愈合,股骨头坏死率低。(2)按X线表现分类:①内收骨折:内收骨折是指Pauwels角(远端骨折线与两髂嵴连线所成的角度)大于50°的骨折,属于不稳定骨折,容易移位。②外展骨折是指Pauwels角小于30°的骨折,属于稳定骨折,但如果处理不当或继续扭转,也会移位,变为不稳定骨折。(3)按移位程度,根据Garden分类分为:①不完全骨折:骨的完整性存在,仅有裂纹。②完全骨折:骨折线贯通股骨颈,完整性受到破坏,可分为:无移位的完全骨折;部分移位的完全骨折;完全移位的完全骨折。3.临床表现:外伤后患髋疼痛,多数不能站立行走。(1)伤侧足呈45°~60°的外旋畸形,患肢缩短。(2)患髋有压痛,下肢轴向叩痛。(3)Bryant三角底边短缩,股骨大转子顶端在Nelaton线之上,大转子明显突出。(4)"嵌插"型骨折的病人有时仍能行走,疼痛很轻,但必有一定的外旋畸形。4.治疗:(1)非手术疗法:①无明显移位的外展"嵌插"型骨折可用持续皮牵引6~8周。老年病人应鼓励取半卧位,作股四头肌舒缩运动,踝关节和足趾作屈伸运动。3个月后可考虑扶腋杖下地行走。骨折愈合后,一般在6个月后,可脱离腋杖行走。非手术疗法,不进一步加重血供的破坏,故股骨头的坏死率低。②对年龄过大,体力较差,不宜手术者,可作皮牵引,保持下肢于中立位,病人半卧位,3个月后,骨折虽未愈合,但仍能扶腋杖下地活动。(2)手术疗法:①手术指征:内收型有移位的骨折;65岁以上股骨头下型骨折;青少年的股骨颈骨折;股骨颈陈旧性骨折不愈合、影响功能的畸形愈合、股骨头坏死或合并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等可采用手术治疗。②手术方法:闭合复位内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转子间截骨矫正力线;植骨或血管移植,重建或改善血循环;人工关节置换术。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