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媒教育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外国新闻史教程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电子传播

【答案】电子传播是指20世纪兴起的广播和电视这两种大众传播媒介。无线电的发射和接收以及电视的关键是电子,因而把它们称为电子传播。广播与电视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的新闻传播,由印刷传播为主,进入了印刷传播与电子传播并驾齐驱的现代大众传播时代。又因电子传播能跨越国与国之间的界限,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传输,它为人类传播活动树立一个新的里程碑。

2. 《铁嘴报》

【答案】《铁嘴报》是法国大革命期间社会俱乐部的机关报,由修道院院长毛劳德·福适和记者尼古拉·邦维尔创办。该报秉承社会俱乐部的宗旨,宣传平均分配土地,限制过多财产,主张财产平均主义。社会俱乐部由第三等级的代表组成,被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与后来的共产主义运动一脉相承。

3. 《悉尼先驱晨报》

【答案】《悉尼先驱晨报》是澳大利亚最古老的报纸之一,由约翰·费尔法克斯和查尔斯·肯普创办于1831年,长期以来在编排上受英国报纸影响较大。该报的金融、商业报道质量较高,常刊登一些驻外记者写的报道和各种地方新闻,关注政府的决策,毫不掩饰观点。50年代苏伊士运河危机时,澳大利业许多报纸皆表示支持英、法立场,该报却谴责了英、法的侵略行径,历史证明了其正确性。该报注重保存历史材料,报纸的缩微胶片内容齐全,还能看到其1831年创刊号的内容。

4. 图式传播

【答案】图式传播是指用简单的书写符号或图形来表达意思、传递音讯、记载事实的传播方式。图式优于标记和声光之处在于它不仅能表达数量,而且能反映事物特点和性质。图式传播是原始音讯传播的高级形态。图式传播在考古活动中常有发现。

5. 谷登堡

【答案】古登堡是德国美因茨的工匠,早年从事过雕版印刷工作,1450年前后成功地创造了金属活字排版印刷技术,他用铜模铸出了以铅、锡、锵合金为材料的活字,并形成了由拣字、组版、填空、齐行和印刷还字等步骤组成的活版印刷工艺。他还制成了木质的、靠螺旋在印版上压力的印刷机,代替了纯粹的手工操作,从而提高了印刷的质量和效率。随后他印出了《拉丁文文法》、《四十二行圣经》、《教堂课读》等重要书籍。古登堡的发明是人类传播史上继语言和文字之

后的第三座里程碑,使文字信息的批量复制成为可能,标志着大众传播时代的来临。

6. 《联合早报》

【答案】《联合早报》是新加坡主要华文综合性日报,由新加坡报业控股公司出版。前身是《南洋商报》和《星洲日报》,1983年两报合并后共同出版《联合早报》。除新加坡外,该报还在中国大陆、香港和文莱等地发行,是唯一获准在中国大陆发行的海外华文报纸。特点是:一方面提供全面的综合新闻,另一方面加强本地社区、华人社会以及中国大陆和港台的报道。对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的报道客观温和,重视言论和副刊。

7. “三社四边”协定(“联环同盟”)

【答案】“三社四边”协定是早期通讯社竞争和垄断的产物。欧洲的哈瓦斯、沃尔夫、路透三大通讯社自1866年开始展开竞争。经过十几年的激烈争夺,它们已把世界新闻市场分割完毕。为了确认既定事实和各自的垄断范围,1870年1月17日签订了“联环同盟”协定。协定以欧洲三大通讯社为主,美国的纽约联合新闻社虽然也参加了,但不能插足美国以外的地区,所以通常称之为“三社四边”协定。

8. 《北极星报》

【答案】《北极星报》是英国宪章运动中影响最大的工人报纸,对宪章运动进行了全面、完整的报道。1837年11月11日创刊于英国北方城市利兹,创办人和主编是菲格斯·奥康瑙尔。最初是一家地方性的宪章派周报,但很快发展为英国发行量最大的工人报纸,最高销数达到10万多份。1844年11月,该报从利兹迁到伦敦出版,成为宪章派左翼实际上的中央机关报。该报报道面很宽,注重时效,文字激昂。19世纪40年代起,宪章运动新一代的左翼领袖乔·哈尼、厄·琼斯亦成为该报的编辑。从1843年起,恩格斯是该报的通讯员。1847年,《北极星报》和马克思、恩格斯编辑的《德意志一布鲁塞尔报》,以及法国的《改革报》,结成了进步报刊同盟。随着英国宪章运动的衰落,1852年,该报在困境中被卖给了一个资本家,结束了它15年轰轰烈烈的生命历程。马克思、恩格斯曾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它是“欧洲最优秀的报纸之一”。

9. 《自由人民报》

【答案】《自由人民报》是匈牙利共产党最初的机关报,于解放前的1942年秘密创办。1945年匈牙利获得解放。1948年6月组成的匈牙利劳动人民党,成为共和国的领导力量。从1948年起,《自由人民报》成为匈牙利劳动人民党的机关报,1956年改名为《人民自由报》。该报后来成为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的机关报,1989年匈牙利共产党更名之前,其发行量为714000份。

10.知识税("TaxonKnowledge" )

【答案】知识税是指英国统治当局旨在限禁短期发行的攻击政府的报刊而设置的一种税。1712年5月16日,英国国会通过的印花税法案规定:①半张或小于半张者,交半便士; ②半张以上不超过一张,交一便士; ③超过一张(4页)而不足六张者,交二先令; ④超过六张的书籍、税单、报

表等免税。印花税法案还规定征收广告税和纸张税。印花税、广告税和纸张税被统称为“知识税”。1861年该税法全部被废除。

11.P2P 技术

【答案】P2P 技术又称为对等网络(PeertoPeer )技术,是一种网络结构的思想。P2P 技术主要指由硬件形成连接后的信息控制技术,其代表形式是软件。它与目前网络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客户端/服务器(Client/Server)结构(也就是WWW 所采用的结构方式)的一个本质区别是,整个网络结构中不存在中心节点(或中心服务器)。在P2P 结构中,每一个节点(peer )大都同时具有信息消费者、信息提供者和信息通讯等三方面的功能。P2P 网络中每一个节点所拥有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对等的。

12.“105人事件”

【答案】"105人事件”是由日本当局制造的一起在朝鲜近代史上臭名昭著的事件。日本当局大肆逮捕、囚禁包括新闻界人士在内的爱国人士。他们借口驻朝鲜的日本总督寺内正毅准备参加1911年12月28日鸭绿江铁路大桥竣工仪式时,发现沿途有企图暗杀他的人,因此在朝鲜国内搜捕了七百多名爱国志士,最后判处105人半年到10年徒刑,包括曾在《皇城新闻》、《大韩每日申报》任负责工作的尹致昊、梁起铎、安泰国、林蛋正等人。

13.《无产者报》

【答案】《无产者报》是布尔什维克继《前进报》后新的中央机关报。1905年5月在日内瓦创刊,同年11月停刊,共出26期。布尔什维克在伦敦单独召开的“三大”结束后,孟什维克党人利用报纸、传单、小册子等向布尔什维克发起了新一轮的进攻,说这次代表大会不合法,大会决议对社会民主工党党员不具约束力。因此,宣传党的“三大”的决议,就成为《无产者报》的首要任务。《无产者报》发表一系列文章,对“三大”的合法性及其全党性质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同时揭露了孟什维克企图分裂党的阴谋,号召党员和工农群众紧密地团结起来,共同贯彻“三大”决议,为准备武装起义而斗争。

14.“黄色报纸”

【答案】“黄色报纸”是指刊登黄色新闻的报纸。黄色新闻是建立在煽情主义基础上,注重犯罪、丑闻、流言蜚语、离婚、性的问题,强调灾害和体育新闻的报道。他们经常使用大字号煽动性标题,经常对不甚重要的新闻加以渲染、夸张,整个报纸版面给人以耸人听闻的虚假感; 滥用照片,以至偷窃和伪造照片; 采用种种欺骗手法,如捏造访问记和新闻报道,歪曲性的标题,假科学,假学术; 星期日增刊登载彩色滑稽连环画和肤浅的文章; 标榜同情“受压迫者”,发动运动反对平民所遭受的欺辱。刊登这类新闻的报纸被称为“黄色报纸”。

二、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