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简明中国教育史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单选题
1. 随着书院发展而出现的教学方式是( )
A. 大都授
B. 下帷讲学
C. 讲论讲会
D. 转相授受
【答案】C
【解析】书院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人才的培养和文化学术的发展都起过重大作用。“讲会”是书院讲学的重要组织形式。书院允许不同学派学者在院讲学,重视学术交流,开展争辩,特别是南宋以后书院盛行“讲会”制度,成为书院的重要教学形式。开讲会风气之先的是南宋的朱熹和陆九渊。到了明朝中叶之后,随着东林书院《东林会约》的制定,
,把书院的讲学活动扩展为地区性的学术活动,促进了学术的交讲会之风盛行。书院通过“讲会”
流。
2. “文翁兴学”的旧址在现在的( )
A. 南京市
B. 北京市
C. 洛阳市
D. 成都市
【答案】D
3. 夸美纽斯提出并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而班级授课制思想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教育家( )。
A. 苏格拉底
B. 柏拉图
C. 昆体良
D. 西塞罗
【答案】C
【解析】昆体良认为,大多数的教学可以用同样大小的声音传达给全体学生,更不必说那些修辞学家的论证和演说,无论听众多少,每个人都能全部听清楚。他还说过,根据一些教师的实践,把儿童分成班级,依照他们每个人的能力,指定他们依次发言。昆体良的这些见解,是班级
授课制思想的萌芽。到后来,夸美纽斯为了扩大教育对象、提高教学效率,夸提出并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班级授课制。还提出了统一学年制,要求,各年级应在同一时间开学和放假,每年招生一次,学生同时入学,以便使全班同学的学习进度一直,接年结束时,经过考试,同年级学生同时升级。因此,答案选C 。
4. 19世纪德国教育家洪堡推动新大学运动,制造了柏林大学办学模式,为大学增添了( ) 。
A. 人才培养功能
B. 科学研究功能
C. 社会服务功能
D. 文化传播功能
【答案】B
【解析】德国教育家洪堡曾对各级学校教育进行了改革。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柏林大学的创办。
,不仅对德国大学的现代化,而起对欧美其他国柏林大学倡导“学术自由”和“教学与研究统一”
家大学的现代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5. 原始社会时期,开始出现了养老和教学兼行的机构( ),这种机构是学校的萌芽。
A. 庠
B. 序
C. 成均
D. 校
【答案】A
6. 以所掌握资料中的参考文献为线索,查找有关主题的文献。这种检索文献的方法是( )
A. 顺查法
B. 逆查法
C. 引文查找法
D. 综合查找法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检索文献方法的理解掌握程度。顺查法:是按照时间范围,以所检索课题研究的发生时间为检索始点,按事件发生发展时序,由远及近,由旧到新的顺序查找。逆查法:与顺查法相反,是按照由近及远,有新到旧的顺序查找。这种方法多用于新文献的搜集和新课题的研究。引文查找法:是以己经掌握的文献中所列的引用文献、附录的参考文献作为线索,查找有关主题的文献。综合查找法:是综合上述方法以达到检索的目的。
7. ( )被称为“近代中国海军人才摇篮”。
A. 天津水师学堂
B. 江南水师学堂
C. 浙江船政学堂
D. 福建船政学堂
【答案】D
8.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实现人的社会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是( )。
A. 发展生产力
B. 消灭社会分工
C. 普及教育
D.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答案】D
【解析】现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9. 人的发展总是受到社会的制约,这意味着( )
A. 教育要坚持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B. 教育要充分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
C. 教育目的的确定不应从个人出发
D. 教育要为社会生活做准备
【答案】B
【解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全面发展,这使得教育目的的制定离不开人的身心发展和需要。同时,人的发展总是受到社会的制约,教育又必须充分考虑到社会发展的需要。过分强调教育目的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或者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都具有片面性。人的发展要从个人和社会发展两方面的需要出发。
10.王守仁和朱熹的教育思想不同点在于( )
A. 理是宇宙的本体
B. 存天理,灭人欲
C. 致良知
D. 明人伦
【答案】C
11.19世纪30年代,美国公立学校运动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兴办( )
A. 公立小学
B. 公立中学
C. 公立职业学校
D. 州立大学
【答案】A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