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加强国际地震应急处置系统建设,提高地震巨灾的紧急救援和服务能力,最大限度减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际强震应急处置流程管理系统主要功能是面向不同的强震情况,编排对应的应急处置流程实施强震处置。应急处置流程组织结构复杂,涉及多个系统的业务活动。在时间控制方面,强震事态演变的突发性、快速性要求应急处置流程必须符合严格的时间约束;在数据处理方面,地震应用模型根据位置、地形、时间等有不同的计算实现,应用模型计算要支持关系数据、互联网网页数据、空间数据等多元数据的处理。
本文分析应急处置流程的业务需求,针对流程跨窗口运行、带强时间约束、应用模型和数据源复杂的特点,对窗口事件、时间约束、应用模型和数据源进行抽象描述,提出了面向应急处置的支持跨窗口运行的、带强时间约束的、应用模型和数据源可扩展的工作流建模方法。在此基础上,针对强时间约束提出了一种时间约束一致性检测机制,针对地震应用模型处理提出了一种任务-应用模型-数据抽离的信息处理方法。从而在对应急处置流程进行有效的建模、管理和控制的同时,实现了对应急处置流程时间约束的一致性检测和数据处理的有效调度。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如下:
Ø 总结应急处置流程的特点,对系统的窗口事件操作、强时间约束、地震应用模型进行抽象描述,提出了基于Petri网的带强时间约束的跨窗口层次工作流网,实现对应急处置流程的组织和管理,支持多种流程结构和嵌套。
Ø 针对流程带时间约束的特点,将流程中的时间约束构造为时间约束网,并给出时间约束的推理规则,进行定义时和运行时时间约束检测,及时发现时间约束冲突。
Ø 针对流程中应用模型复杂多变的特点,将应用模型、数据源、数据请求进行抽象描述,提出了任务-应用模型-数据抽离的信息处理方法,将计算逻辑和业务逻辑分开,降低系统耦合度,支持应用模型和数据源的扩展;并在数据请求中加入优先级字段,给出了优先级自适应短作业优先调度策略。
最后通过对应急处置流程管理系统进行了合理的功能模块划分,提出了支持跨窗口运行的、带时间约束的、应用模型和数据源可扩展的应急处置工作流系统体系结构,开发出应急处置工作流原型系统,并将本系统应用于实际案例,从功能和性能两方面对系统的有效性和可用性进行了分析,验证了本系统对应急处置流程中任务管理的正确性、时间约束检测的可用性、数据请求调度的高效性,保证了应急处置任务的有序正确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