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学位中心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J 曲线效应(J-Curve Effects)
【答案】J 曲线效应的含义是:当一国货币贬值后,最初会使贸易收支状况进一步恶化而不是改善,只有经过一段时间以后贸易收支状况的恶化才会得到控制并趋好转,最终使贸易收支状况得到改善。这个过程用曲线描述出来,与英文字母“J ”相似,所以贬值对贸易收支改善的时滞效应被称为J 曲线效应,如图所示。
本币贬值对贸易收支之所以存在J 曲线效应是因为贬值对国际收支状况的影响存在时滞。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本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状况产生影响的时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货币合同阶段、传导阶段、数量调整阶段。在货币合同阶段,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和数量不会因贬值而发生改变,以外币表示的贸易差额就取决于进出口合同所使用的计价货币。如果进口合同以外币计值,出口合同以本币计值,那么本币贬值会恶化贸易收支。在传导阶段,由于存在种种原因,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开始发生变化,但数量仍没有大的变化,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恶化。在数量的调整阶段,价格和数量同时变化,且数量变化远大于价格变化,国际收支状况开始改善,最终形成顺差。因此,
假设出口需求弹性为
况得到改善。
进口需求弹性为
曲线效应产生原因在于在短期内进出口需求弹性本币贬值能使一国国际收支状本币贬值恶化贸易收支,而在中长期,
+
图 J 曲线效应
2. 布雷顿森林体系
【答案】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其主要内容有:
(1)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促进国际货币合作。国际
货币基金组织是战后国际货币制度的核心,它的各项规定构成了国际金融领域的基本秩序。它对会员国融通资金,在一定程度上维持着国际金融形势的稳定。
(2)规定了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实行美元一黄金本位制。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规定每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随时可用美元向美国按官价兑换黄金。另外,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规定与美元的比价,从而间接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均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但在出现国际收支根本不平衡时,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批准可以进行汇率调整。
(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国际收支赤字国提供短期资金融通,以协助其解决国际收支困难。会员国在需要国际储备时,可用本国货币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按规定程序购买一定数量的外汇,将来在规定的时间内再以用黄金和外汇购回本币的方式偿还借用的外汇资金。
(4)废除外汇管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规定会员国不得限制经常项目的支付,不得采取歧视性货币措施,要在兑换性的基础上实行多边支付,但也存在一些例外。
(5)制定了稀缺货币条款。但这一条款并没有真正实施过。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国际货币合作的产物,它消除了战前国际金融秩序的混乱状况,在一定时期内稳定了资本主义世界的货币汇率,营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金融环境,促进了世界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增长。但是,布雷顿森林体系也存在一些缺陷:①信心和清偿力之间的矛盾,即存在所谓的“特里芬难题”。②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可调整汇率制度难以按照实际情况经常调整。③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各国为了维持对外收支平衡和稳定汇率,也不能不丧失国内经济目标。
这个体系是在美国在世界经济中占据绝对优势的条件下建立的,因而其盛哀与美国经济实力和地位的变化有密切联系。随着美国经济地位相对衰落和美元危机的不断爆发,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彻底瓦解。
3. 国际收支调整(Management of International Balance of Payments )
【答案】国际收支调整是指一国政府从本国经济发展的自身需求出发,或出于对来自世界其他国家压力的考虑,对本国国际收支不平衡进行调整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及过程。国际收支调整的原则:①根据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和类型选择恰当的调节方式; ②选择国际收支调节力一式时必须注意国内经济均衡; ③选择调整力一式时要注意外界的阻力。国际收支调节的主要政策措施:①财政政策,主要是运用财政支出增减和税率的变动来刺激或抑制国内总需求,进而影响进出口需求,达到调节目的; ②货币政策,主要运用法定准备率,再贴现和公开市场业务三大货币政策工具调节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影响社会总需求和资本流动,以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③汇率调整,通过本币升贬值来调节国际收支,使国内经济避免受外部经济干扰; ④直接管制政策,即指国家对国际经济交易直接干涉的政策,包括财政金融管制和贸易管制; ⑤国际经济合作。为了实现全球国际收支平衡,应加强国际金融合作,通过建立区域性集团、废除贸易壁垒,促使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以及各国得到随时所需的货币等方法来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⑥国际信贷,通过资本输出输入来调整国际收支,使其恢复平衡。
4. 间接投资(Indirect Investment)
【答案】间接投资是“直接投资”的对称,指投资者以其资本在金融证券市场购买外国或本国的公债、公司债券、金融债券或公司股票,用以收取利息和红利的投资。间接投资者无权干涉投资对象对这部分投资的具体运用,因而接受投资方对资本的运用较为灵活。间接投资的进行有利于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
间接投资与直接投资相比,有下列不同之处:①间接投资的对象为有价证券,通常可以过户转让,或者在证券市场上自由买卖; ②间接投资购买有价证券的数额可多可少,这些资产的预期收益一般高于银行的存款利息; ③资本运用较为灵活。由于有发达的证券二级市场的存在,证券可随时转手,更换成其他收益更好的资产。由于这种投资方式资金运用灵活,一旦投资所在国的政局或经济局势发生变化,投资者可将资金及时调离或转移,较少会有被冻结、被没收的风险,因此是国际投资领域长期流行的一种方式。但是,间接投资同国家的金融政策、资金市场的资金供求状况以及证券交易中的投机因素相关,因而缺乏安全保证。
5. 静态平衡与动态平衡(Static Equilibrium and Dynamic Equilibrium)
【答案】静态平衡指国际收支在每一统计期内达到平衡。其特点是:①目标单一,以一定时期内(通常是1年)国际收支平衡为目标; ②国际收支平衡是国际经济交易的数额的对比平衡; ③静态平衡能使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差额或最小差额,不会使一国经济发生大的波动。由于具有这些特点,静态平衡成为国际收支平衡的主要方式。但实际上,一国国际收支不可能永远保持静态平衡。国际收支是一个从不平衡到平衡再到不平衡的全过程,收支平衡只是暂时的,不平衡却是长久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静态平衡是不存在的。动态平衡不强调以年末的国际收支平衡为目标,而是以经济实际运行可能实现平衡的计划期为平衡周期,实现或要求达到的均衡状态或过程。其特点为:①根据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的需要,确定若干年为平衡期; ②动态平衡以一定时期的国际收支平衡为一个基本目标,同时还以国民经济增长为另一个基本目标。这两个目标相辅相成、相互补充,是比较灵活的双重目标的方式; ③动态平衡在实现其双重目标的过程中,根据一国的具体情况,允许出现不平衡,待经济实力增强后,再达到国际收支平衡; ④动态平衡在计划期内随着经济的增长有一定的差额,因而对一国经济产生较大的影响。静态平衡与动态平衡有密切关系,静态平衡是动态平衡的基础,动态平衡是静态平衡的汇集。在实际情况中,许多国家在考虑国际收支平衡时,以静态平衡为主,兼用动态平衡,即采用两种平衡来计划国际收支的平衡。
6. 投资基金
【答案】投资基金指通过发行基金单位,集中投资者的资金,由基金托管人托管,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和运用资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方式,是一种间接的金融投资机构或下具。投资基金按不同划分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开放式基金与封闭式基金、公司型投资基金与契约型投资基金、成长型投资基金和收入型投资基金及平衡型投资基金等。投资基金一般从事股票、债券、外汇、货币等金融工具投资,以获得投资收益和资本增值,其特点是:组合投资、分散风险、专家理财、规模经济。投资基金具有积累个人财富、价值贮藏和获取高收益的投资功能。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