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徽师范大学Z1210旅游学概论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概念解释
1. 旅游资源
【答案】凡是能够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环境的自然事物、文化事物、社会事物或其他任何客观事物,都可构成旅游资源。对旅游资源内涵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旅游资源是旅游目的地能够拉动旅游者来访的吸引力本源;
(2)表现旅游资源吸引力的某一或某些事物同以它为核心所形成的活动环境有关:
(3)某一事物作为旅游资源的地位不是永恒的,它会随着对旅游者吸引力的消失而不再是旅游资源;
(4)旅游资源具有可创造性。
2. 国家旅游组织
【答案】按照世界旅游组织所作的有关解释,国家旅游组织是指一个国家中为中央政府所承认,负责管理全国旅游行政事务的组织机构。一般地讲,一个国家的最高旅游行政管理机构通常都代表这个国家的国家旅游组织。
上述定义表明,在任何一个国家中,凡是为中央政府所认可,全面负责对全国旅游发展行使管理的组织机构,皆可称之为该国的国家旅游组织。这意味着国家旅游组织的设置形式可以是政府机构,也可能不是政府机构。综观世界各国的情况,国家旅游组织的设置形式大致上可划分为三类:
(1)由国家政府直接设立,在编制卜作为国家政府的一个部门或机构。如美国在商务部国际贸易管理局下设旅游事务署;
(2)经国家政府承认,代表国家政府执行全国性旅游行政事务的半官方组织。如加拿大旅游委员会;
(3)经国家政府承认,代表国家政府行使旅游行政管理职能的民间组织。如德国和新加坡的国家旅游组织都是由这种民间组织兼任。
3. 旅行社
【答案】(1)旅行社,是指从事招徕、组织、接待旅游者等活动,为旅游者提供相关旅游服务,开展国内旅游业务、入境旅游业务或者出境旅游业务的企业法人。其中,“招徕、组织、接待旅游者等活动”以及“提供相关旅游服务”,其内容主要包括:为旅游者安排交通、住宿、餐饮、观光游览和体闲度假等方面的服务,以及为旅游者提供导游、领队、旅游咨询、旅游活动设计等方面的服务。
(2)在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中,人们通常根据旅行社行业中的自然分工情况,按照有关
旅行社企业主营业务的类型,将旅行社企业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旅游批发/经营商,一类是旅游零售商。按照不同旅行社的经营范围,将我国旅行社规范为两大类,一类是经营国内旅游业务和入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另一类是经营国内旅游业务、入境旅游业务和出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
二、简述题
4. 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内容要点。
【答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长期以来广为流传的一种动机理论。人们广泛引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去解释行为动机的产生,包括借用这‘理论去解释旅游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1)马斯洛的这一理论的内容要点包括:
①人有着多种小同的需要,即人的需要多样性;
②这些不同的需要之间有层次高低之分;
③对于任何个体而言,只有当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才会向上一个层次的需要发展,也就是说,才会产生向上一个层次的需要。
(2)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划分为5个层次,即:
①生理需要:食物、饮水、氧气等等。
②安全需要:治安、稳定、秩序、受保护。
③爱的需要:情感、归属感、(亲友间的)感情联系。
④受尊重的需要:自尊、声望、成功、成就。
⑤自我实现需要:指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潜力的需要。
5. 简述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
【答案】旅游资源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阐明项目开发者的实力和资格
阐明项目开发者的实力和资格有利十降低政府开发旅游资源的风险,并且能够为企业项目开发贷款提供证明。
(2)分析和预测市场需求
①分析和预测该项日开发后的游客来源、客源类型、市场规模、游客的消费水平等。
②调查该开发项目所在地周围一定距离的地域范围内有无竞争的同类旅游点,以及存在竞争的程度。
③对市场需求的预测通常需要覆盖中期至长期的客源情况。
(3)分析该项目开发和经营方面的微观条件
①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与该项目开发有关的劳动力条件、工程技术条件、施工条件、资本预算,以及该项目开发之后的经营工作条件等;
②就所有内容有可能存在的问题拟出可供选择的解决办法,以及对相关的成本和费用进行测算。
③需要就该项目开发后的投资回收前景做出预测。
a. 如果投资回报率或投资回收速度的预测结果低于投资者的要求,则1般被认为该开发项目在经济上不可行;
b. 如果预测结果达到或高于投资者的要求,则通常被认为该开发项目在经济上可行。
④分析当地的宏观社会经济条件
a. 分析内容包括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社会风俗、现有的基础设施状况等;
b. 就项目开发对当地社会的方方面面有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损益分析。
三、论述题
6. 罗马会议对应纳入旅游统计的来访者是如何界定的? 这一界定有哪些特点?
【答案】1963年联合国在意大利的罗马召开了一次由全体成员国参加的国际旅游会议(简称罗马会议)。此次会议基于旅游统计工作的考虑,对入境来访的国际旅游者的统计范围作了新的规范。
(1)罗马会议提出,凡纳入旅游统计中的入境来访人员统称为“游客”。在旅游统计中,“游客”下分为两类:
①在所到访的旅游目的国停留过夜的游客。旅游统计中对这类游客使用“旅游者”这一术语。 ②在所到访的旅游目的国未作停留过夜,而是当日离去的游客。旅游统计中对这类游客使用“一日游游客”这一术语。
(2)罗马会议对游客定义所作的具体解释和规定
①游客是指除丁移民和就业的目的以外,基于任何其他原因到一个不是自己惯常居住的国家访问的人。其访问目的可属下列之一:消遣(包括娱乐、度假、疗养保健、学习、宗教、体育活动等); 事务(包括商务、家庭事务、公务出使、出席会议等)。
②旅游者是指到某一不是自己惯常居住的国家作短期访问,至少停留24小时的游客。
③一日游游客是指到某一不是自己惯常居住的国家作短暂访问,停留时间不超过24小时的游客(其中包括在海上巡游度假过程中到访并上岸访问的游船乘客)。
(3)罗马会议针对游客定义的基本特点
①将所有纳入旅游统计的入境来访人员统一称之为“游客”。
②以是否在到访国家停留过夜为区分标准,将来访游客进一步细分为停留过夜的“旅游者”,和不作过夜停留的“一日游游客’夕。这意味着对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游客需要分别进行统计。
③根据入境来访者的惯常居住地,而不是根据其所属的国籍,来界定其是否属于应纳入旅游统计的游客。
④根据所规定的访问目的界定入境来访者是否属于应纳入旅游统计的游客。
7. 试析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
【答案】产业革命的出现和完成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其中对当时旅游活动的发展所产生的推动性影响主要包括:
(1)生活环境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