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18岁,发热,体温38.5~39℃,持续2周,伴头痛,胸片见双肺粟粒状均匀分布的密度增高影,双侧肋膈角钝,诊断为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对于该患者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尚需要检查() A.胸部CT。 头部CT。 腰椎穿刺。 PPD。 胸腔B超。
22岁男性,乏力、咳嗽、盗汗、低热2月余,近1周来有咯血及痰中带血。查体:心肺未闻异诊断是查体:心肺未闻异常,WBC6.8×109/L,中性68%,ESR36mm/h,X线胸片:右上肺片状阴影,边缘模糊。最可能的诊断是()。 肺脓肿。 肺囊肿并感染。 浸润型肺结核。 支气管扩张并感染。 肺炎球菌肺炎。
在肺癌中最多见的是() 鳞状细胞癌。 腺癌。 小细胞癌。 大细胞癌。 细支气管肺胞癌。
在形成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的骨骼因素中,下列哪项是主要因素()。 上颌前突。 上颌后缩。 上颌前突,下颌后缩。 下颌后缩。 下颌后缩。
叶天士对温病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 发展丰富了温病的诊断方法。 认为温病不能混称伤寒。 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论治体系。 热病的治疗应以寒凉为主。 代表作《温热论》。
暑热病邪的致病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