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836中国文化通论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选择题
1. “红娘”出自哪部古典戏剧? ( )
A. 《西厢记》
B. 《琵琶记》
C. 《长生殿》
D. 《桃花扇》
【答案】A
【解析】王实甫是元代前期又一位杰出的戏剧家,他所创作的杂剧,至今仍存十四种,其《西厢记》被誉为“天下夺魁”。“红娘”即为剧中人物。
2. 屈原是在哪一条江投水自杀的? ( )
A. 珠江
B. 汉江
C. 泪罗江
D. 鸟江
【答案】C
【解析】泪罗江的出名,主要是因屈原的关系。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著名的政治家、诗人屈原被流放时,曾在泪罗江畔的玉荀山上住过。公元前278年,楚国都城郧被秦军攻破,屈原感到救国无望,投泪罗江而死。
3. 被法国《通用百科全书》誉为“18世纪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的是( )。
A. 《儒林外史》
B. 《聊斋志异》
C. 《日知录》
D. 《红楼梦》
【答案】D
【解析】《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金玉缘》,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共120回,前80回为曹雪芹作,后40回为高鹦续写。曹雪芹“十年增删,五易其稿”,创作了中国最伟大的古典长篇小说《红楼梦》,全书以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爱情婚姻为主线,通过一个封建大家庭的盛衰变迁,描述了家庭内外在政治、道德、文化、教育、财产诸方面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展示了一个个青年女子的悲惨结局,和封建制度行将灭亡的历史命运,显示了作者对社会生活巨大
的概括力和精确的表现力,从而使这部小说成为世界性的文学名著。法国《通用百科全书》称其为“18世纪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世界文坛上的一座丰碑”。
4. “人、马、日、月、口、耳”这类汉字,都从实物演化而来,这种结构体现了汉字的( )的精神。
A. 写实主义
B. 人体本位
C. 天人合一
D. 追求个性
【答案】A
【解析】汉字的结构体现了写实主义精神,尤其是“人、马、口、月、山、水”等象形字,它们都是从实物演化而来的。
5. “大珠小珠落玉盘”所形容的是什么乐器的弹奏声? ( )
A. 笛子
B. 琵琶
C. 二胡
D. 古筝
【答案】B
【解析】“大珠小珠落玉盘”形容的是琵琶的弹奏声,出自白居易《琵琶行》一诗。
6.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相传为汉代张道陵(一说于吉)所创。它在民间又被称为( )。
A. 黄道婆
B. 老君道
C. 张公道
D. 五斗米道
【答案】D
【解析】汉顺帝时有一个名称作张陵的人首创道教。张陵本在汉明帝时任巴郡江州(今重庆市)令,后隐于鹊鸣山(在今四川省大邑县),自作道书24篇,奉老子为教主,创立了一种宗教,教人悔过奉道,用符水咒法给人治病,很快拥有一批信徒,凡是入道的人都要交五斗米,因此称为“五斗米道”。张陵后来被道徒尊为“天师”因而又称为“师道”。
7. 经《马可·波罗游记》介绍到西方的第一座中国石拱桥是( )。
A. 溺桥
B. 卢沟桥
C. 赵州桥
D. 宝带桥
【答案】B
【解析】北京的“卢沟桥”,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公元1189年),以后虽有修补而原貌未变,至今己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它是经《马可·波罗游记》介绍到西方的第一座中国石拱桥,称它为“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
8. 我国用以记录自然季节的二十四节气,到西汉初年己经完整地出现在( )一书中。
A. 《吕氏春秋》
B. 《尚书·尧典》
C. 《史记·天官书》
D. 《淮南子》
【答案】D
【解析】为了计历法更好地配合天象和自然季节,用以安排农业生产,古人还创制了“二十四节气”。从史料来看,中国最早出现的是“二分”与“二至”,即春、秋分,冬、夏至。《吕氏春秋》又出现了立春、春分、立夏、立秋、秋分、立冬等节气。到西汉初年的《淮南子》,则出现了全部的二十四节气。
9. 下面( )不是宋代瓷窑。
A. 汝窑
B. 官窑
C. 长沙窑
D. 钧窑
【答案】C
【解析】宋代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繁荣阶段。因自然条件与民风习俗不同,形成了六大窑系:北方地区的定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磁州窑系; 南方地区的龙泉青瓷系和景德镇的青白瓷系,出现了“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窑。
10.《搜神记》为( )出现的志怪小说,主要记录了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
A. 春秋时期
B. 汉代
C. 晋代
D. 唐代
【答案】C
【解析】中国的古典小说发源于先秦的神话传说,后来又吸收了史传文学和寓言散文的一些东西,至汉代出现了将历史故事与民间传说结合在一起的作品。魏晋以后出现了“六朝小说”,一类“志人”,主要记载十族阶层的遗闻逸事,代表作为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一类“志怪”,主要记述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多神仙鬼怪,代表作为干宝的《搜神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