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多义词是语言中的普遍现象。而多义词学习也是语言学习的难点之一,特别是对多义词比喻意义的学习,因为许多多义词的词项经常是以其派生的比喻意义出现的(Low,1988)。同时,多义词词义的复杂性往往造成学生阅读时词义猜测的困难。Bensoussan&Laufer(1984)通过实证研究证明,和其它词相比,学习者在猜测多义词词义时表现得要更差一些。因此,如何提供有效的词义教学策略将有助于大学生对多义词比喻意义的猜测和学习。 要学好多义词,就有必要了解多义词内部的语义关系。从历时和横时的角度来讲,多义词有其基本意义和派生意义,核心意义和边缘意义。多义词的不同意义在本质上是有联系的,其多种意义的形成是有理据的:词义是由基本意义通过隐喻和转喻两种基本手段转化而来。辐射和连锁是多义词词义演变的两种主要形式。一般来说,多义词的核心意义和边缘意义之间的联系易于辨认,但是两个比喻意义的联系一般不容易发现(Verspoor&Lowie,2003)。 认知语言学认为,多义词被看着是一种范畴现象,其多种意义以原形为中心形成一个范畴?其成员之间具有家族相似性。因此,多义词具有其引申意义和原形意义。同时,隐喻和转喻是人们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有力的认知工具,这种认知方式在多义词的多种义项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因此,从认知角度理解多义词能从根本上帮助我们了解多义词的各种意义的由来及关系,从而有助于掌握其意义。 本文作者以中国大学生在英语多义词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为基础,运用实证研究分析了在两种不同的条件下,对多义词比喻意义的猜测和学习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本研究试图解答下列问题: 第一、和提供边缘意义相比,给学生提供核心意义是否有助于他们对多义词 比喻意义的猜测? 第二、和提供边缘意义相比,给学生提供核心意义是否会影响他们对多义词比喻意义的短时记忆? 第三、和提供边缘意义相比,给学生提供核心意义是否有利于他们对多义词比喻意义的长时记忆? 对以上问题的研究主要通过多义词的测试来完成的。本研究以语义网络、精确阐释、认知语言学以及相关的研究为理论基础,采取词汇测试的形式进行素材与数据收集。 具体操作步骤是:首先,从渭南师范学院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一年纪学生中各抽取一个班共74人参加多义词的测试,根据实验条件把他们随机分成A组和B组,进行词汇测试。该测试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测试两组学生的词义猜测能力及短时记忆能力。第一步是发放试卷,测试词义猜测能力,时间为15分钟,第二步是发放配有正确答案的试卷,让学生对其错误进行修正并对正确答案进行记忆,时间为10分钟,然后教师讲授一些与测试内容无关的知识,2O分钟以后,发放另一试卷,测试学生对测试词的短时记忆情况;第二阶段是两周以后的课堂 测试,测试学生的长时记忆情况。 通过研究者本人对试卷的评阅,并用SPSS统计软件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被提供核心意义和被提供边缘意义的两类学生在多义词比喻意义的猜测上表现出显著性差异,提供核心意义能帮助学生对多义词比喻意义的猜测。 第二、被提供核心意义和被提供边缘意义的两类学生在多义词比喻意义的短时记忆上没有表现出差异。 第三、被提供核心意义和被提供边缘意义的两类学生在多义词比喻意义的长时记忆上同样表现出差异,提供核心意义能帮助学生对多义词比喻意义的记忆。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本研究为英语教师、教材编写者及学生在词汇学习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首先,为初学者编写的教材在介绍一个新学的多义词的意义时,应首先展现它的核心意义,因为核心意义能为学生以后遇到的比喻意义的猜测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更重要的是,教材在词义的注释方面,对于在课文中出现的义项,当其意义为多义词的比喻意义时,应先提供其字面意义的信息,而不是仅仅提供该词语的对应的翻译;其次,对于中等程度的学习者,教师应给他们介绍多义词的不同意义之间以及各意义和核心意义之间联系的方式,以便使学生能发现各个意义之间的联系,那么在课堂教学和教材课后练习中应充分体现这一点,使学生在通过上下文猜测多义词的比喻意义的同时,能把核心意义作为一个附加的提示;第三,学生应意识到掌握核心意义,以及核心意义和其他比喻意义的联系是学习词汇的有效的策略。因此在查词典时,应当运用这个策略,避免产生一形一义的误解。最后,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比喻意识,尤其是对于中、高级学习者,因为许多多义词经常是以派生的比喻意义出现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