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70岁。既往咳嗽、咳痰30年,活动后气短10年,最近1年出现双下肢水肿。肺功能显示阻塞性通气障碍,FEV占预计值的50%。该患者形成肺动脉高压的最主要因素为() A.肺部毛细血管床减少。 血液黏度增加。 血容量增多。 肺部毛细血管微栓子形成。 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引起的肺小动脉痉挛。
患者李某,阑尾炎术后第三天,被安置于普通病房,病房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应保持在()。 12~14℃,20%~30%。 14~16℃,25%~35%。 16~18℃,35%~45%。 18~22℃,50%~60%。 22~24℃,50%~60%。
患者男,70岁。既往咳嗽、咳痰30年,活动后气短10年,最近1年出现双下肢水肿。肺功能显示阻塞性通气障碍,FEV占预计值的50%。该患者发生阻塞性肺气肿多为() A.小叶中央型。 B.全小叶型。 C.混合型。 D.旁间隔型。 E.以上均不是。
患者男,70岁。既往咳嗽、咳痰30年,活动后气短10年,最近1年出现双下肢水肿。肺功能显示阻塞性通气障碍,FEV占预计值的50%。下列哪项肺功能检查对阻塞性肺气肿的诊断最有价值() A.潮气量。 B.肺活量。 C.动脉血氧分压。 D.残气量及残气量/肺总量(%)。 E.每分钟静息通气量。
患者,男性,76岁,因肺炎入院治疗。目前患者高热,躁动不安,对于该患者的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加床挡保护,避免坠床。 无人陪护时给予患者冰袋降温。 病室温度调节在20℃左右。 保持病室内光线充足。 洗手间放置防滑垫。
某病室,长6m,宽3.5m,病床要平行摆放,该病房摆放的病床不可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