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西医结合儿科学题库>感染性疾病题库

问题:

[单选,A1型题] 手足口病的病原体是().

A . 柯萨奇病毒
B . 巨细胞病毒
C . 单纯疱疹病毒
D . 鼻病毒
E . EB病毒

患儿,2岁,发热3天,口腔、手足、四肢、臀部可见疱疹,疹色紫暗,疱液混浊,口臭流涎,小便黄,大便秘结,舌质红绛,苔黄厚腻,指纹紫。治疗首选() 甘露消毒丹。 清瘟败毒饮。 凉营清气汤。 清胃解毒汤。 透疹凉解汤。 患儿,4岁,轻度发热,流涕咳嗽,纳差恶心,1天后出现口腔内疱疹,并破溃后形成小的溃疡,疼痛流涎,拒食,1天后手足也见到疱疹,分布稀疏,疹色红润,疱浆清亮。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浮数。其可能的诊断是() 疱疹性咽峡炎。 手足口病,湿热蒸盛证。 手足口病,邪犯肺脾证。 猩红热,邪侵肺卫证。 水痘,邪伤肺卫证。 患儿,3岁。发热2天来诊。T37.6℃,流涕,咳嗽,不欲进食,便稀。查体见口腔黏膜散在疱疹、溃疡,手足散在斑丘疹,偶见疱疹,疹色红润,疱液清亮,舌质红,苔薄黄略腻,脉浮数。其治法是() 疏风清热,利湿解毒。 清气凉营,解毒化湿。 辛凉宣透,泻火解毒。 宣肺解表,清热化湿。 清热凉营,解毒化湿。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猩红热特征性表现的是(). 咽部溃烂如痧。 杨梅舌。 环口苍白圈。 帕氏线。 手足硬肿,脱皮。 猩红热出现皮疹多在发热后(). <12小时。 12~48小时。 48~72小时。 84~96小时。 >96小时。 手足口病的病原体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