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东中医药大学人文社科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二列相关
【答案】二列相关是一种两列变量的质量相关。适用的资料是两列均属于正态分布,但其中一列变量是等距或等比的测量数据,另一列变量虽然也呈正态分布,但它被人为地划分为两类,例如:健康与不健康的划分。这种相关适用于对项目区分度指标的确定。
2. 差异系数
【答案】差异系数(),又称变异系数、相对标准差等,它是一种相对差异量,用CV 来表示,为标准差与平均数的百分比。在对不同样本的观测结果的离散程度进行比较时,常常遇到下述情况:两个或多个样本所测的特质不同。如何比较其离散程度?即使使用的是同一种观测工具,但样本的水平相差较大时,如何比较它们的离散程度?这时需要运用相对差异量进行比较。差异系数的计算公式是:(S 为某样本的标准差,M 为该样本的平均数)。差异系数在心理与教育研宄中常常应用于同一对象的不同领域或同一领域的不同对象。
3. 抽样误差
【答案】抽样误差指由抽样而造成的样本参数与总体参数之间差异或各样本参数之间差异。比如: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之间差异或各样本平均数之间差异。在抽样研究中,抽样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估计其大小。
4. 次数
【答案】次数是指某一事件在某一类别中出现的数目,又称为频数(frequency ), 用f 表示。
二、简答题
5. 圆形图适合哪种资料? 自选数据绘制圆形图。
【答案】圆形图(circle graph), 又称饼图(pie ),主要用于描述间断性资料,目的是为显示各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重大小,以及各部分之间的比较。)圆形图显示的资料多以相对数(如百分数)为主。
6. 应用算术平均数表示集中趋势要注意什么问题?
【答案】在应用算术平均数表示几种趋势时,要注意:①算术平均数易受两极端数值(极大或极小)的影响。②一组数据中某个数值的大小不够确切时就无法计算其算术平均数。如果
不处理好这两个问题,那么算术平均数将无法表示集中趋势。
7. 简述算术平均数的使用特点
【答案】算术平均数是所有观察值的总和除以总频数所得之商,简称为平均数或均数。计算公式:式中N 为数据个数,为每一个数据,为相加求和。
(1)算术平均数的优点是:①反应灵敏;②严密确定。简明易懂,计算方便;③适合代数运算;④受抽样变动的影响较小。
(2)除此之外,算数平均数还有几个特殊的优点:①只知一组观察值的总和及总频数就可以求出算术平均数。②用加权法可以求出几个平均数的总平均数。③用样本数据推断总体集中量时,算术平均数最接近于总体集中量的真值,它是总体平均数的最好估计值。④在计算方差、标准差、相关系数以及进行统计推断时,都要用到它。
(3)算术平均数的缺点:①易受两极端数值(极大或极小)的影响。②一组数据中某个数值的大小不够确切时就无法计算其算术平均数。
8. 中数,众数,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各适用于心理与教育研究中的哪些资料?
【答案】中数的适用条件:①当一组观测结果中出现两个极端数目时;②当次数分布的两端数据或个别数据不清楚时,只能取中数作为集中趋势的代表值;③当需要快速估计一组数据的代表值时,也常用中数。
众数的适用条件:①当需要快速而粗略地寻求一组数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据的代表值时;②当一组数据出现不同质的情况时,可用众数表示典型情况,如工资收入、学生成绩等常以次数最多者为代表值;③当次数分布中有两极端的数目时,除了一般用中数外,有时也用众数;④当粗略估计次数分布的形态时,有时用平均数与众数之差,作为表示次数分布是否偏态的指标;⑤当一组数据中同时有两个数值的次数都比较多时,即次数分布中出现双众数时,也多用众数来表示数据分布形态。
几何平均数的适用资料:当要计算教育经费增加率、学习方面的进步率和学生或人口増加率的估计时,可使用几何平均数。
调和平均数的适用资料:在心理与教育研究方面的应用,主要是用来描述学习速度方面的问题。调和平均数作为一种集中量数,在描述速度方面的集中趋势时,优于其他集中量数。在有关研究学习速度的实验设计中,反应指标一般常取两种形式:一是工作量固定,记录各被试完成相同工作所用的时间。二是学习时间一定,记录一定时间内各被试完成的工作量。由于反应指标不同,在计算学习速度时也不一样,这是应用调和平均数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三、计算题
9. 一研究者随机调查了8名看过A 和B 这两部电影的受访者,问他们更喜欢哪部电影。6名受访者喜欢电影A , 2名受访者喜欢电影B 。他就此得出结论:电影A 更为观众所喜欢。但实际上也有可能这两部电影为观众同等程度地所喜欢而使得这个结论是错误的,发生这个错误的概率是多少?(计算结果可以用分数表示)
【答案】根据题意,采用检验喜欢电影A 和电影B 的人数之间是否有显著差异。具体检验过程如下所示:
此题若两部电影为观众同等程度地喜欢,则喜欢每部电影的人数为4人,由于期望值小于5, 所以采用矫正公式进行计算:
查时值表得
所以发生错误的概率是0.26。
10.将下面的次数分布表正态化,求正态化T 分数;
【答案】本题的解题步骤如下
(1)将原始数据整理成次数分布表;(2)计算各分组上限以下的累加次数cf ; (3)计算每组中点的累加次数,即前一组上限以下的累加次数加上该组次数的一半;(4)各组中点以下的累加次数除以总数求累积比率;(5)将各组中点以下累积比率视为正态分布的概率,查正态表,将概率转化为Z 分数,这一步是关键;(6)将正态化的Z 值利用公式加以直线转换:
体计算步骤和过程见表
表 T 分数与正态化的计算 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