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院教育史(同等学力加试)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复试题库
● 摘要
一、单选题
1. 下列教育思潮中,不属于五四时期资产阶级教育思潮的是( )
A. 复古主义教育思潮
B. 平民主义教育思潮
C. 工读主义教育思潮
D. 实用主义教育思潮
【答案】A
2.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在学校制度方面的一大改革是分科设学,设立( )
A. 玄儒文史四馆
B. 玄儒律算四馆
C. 文史律算四馆
D. 文史书算四馆
【答案】A
3. 小明的爷爷当年就读于半工半读学校,半天读书,半天劳动,既学到了系统的文化知识,又掌握了劳动技能。他接受的教育属于( )。
A. 正规教育
B. 半正规教育
C. 非正规教育
D. 业余教育
【答案】A
【解析】半工半读学校的定义:通过“劳学结合,以劳养学”方式,促成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探索“产学研”相结合途径,实现自力求学全面发展目标的现代教育机构。1958年学制改革中提到,发展三类学校,即全日制学校,半工半读学校和业余学校。全日制学校包括全日制大、中、小学和中等专业学校,这类学校有完备的课程,以教学为主。半工半读学校教学与生产井重,学生一面读书一面劳动,教学与劳动的安排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方式进行。根据教育的正规化程度,可以将教育分为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正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包括全日制和半工半读式等多种形式。非正规教育是在正规教育制度以外所进行的,为成人和儿童有选择地提供学习形式的有组织、有系统的活动,包括各种岗位培训、校外教育、继续教育等。业余学校则在人们的工余时间提供相应的课程和训练。
4. 壬戌学制的中学阶段采取( )
A. 三三分段
B. 四年一贯制
C. 五年一贯制
D. 六年一贯制
【答案】A
5.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涵义是( )。
A. 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B. 德智体全面发展
C. 人的独立个性全面发展
D. 人的身心全面发展
【答案】A
【解析】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意味着劳动者智力和体力两方面,以及智力的各方面和体力的各方面都得到发展,达到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这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但从更深层次看,它也是指一个人在志趣、道德、个性等方面的发展,即作为一个真正“完整的”“全面的”人道德发展,而且是每个社会成员得到的自由、充分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涵义是智力和体力的统一发展——这是全面发展的度方面的规定:统一发展,统一于个体和劳动过程。
6. 集中体现我国新文化运动民主追求的教育思潮是( )
A. 平民教育思潮
B. 国家主义教育思潮
C. 科学教育思潮
D. 职业教育思潮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对新文化运动中各种教育思潮的基本精神的考查。代表人物为晏阳初,陶行知,朱其慧发起的平民教育思潮致力于使普通民众获得教育机会和权利,是民主思想的具体体现。代表人物为曾琦,李磺和余家菊的国家主义教育思潮强调教育必须体现民族精神和国家意志; 科学教育思潮倡导教育的科学化(教育的方法方式)和科学的教育化(教育的内容):职业教育思潮主张教育适应社会经济、生产并为学生出路着想。
7. 在下列晏阳初的“四大教育”中,他认为哪一种教育最为根本? ( )
A. 文艺教育
B. 生计教育
C. 卫生教育
D. 公民教育
【答案】D
8. 太平天国的教育具有什么性质? ( )
A. 政治性
B. 世俗性
C. 军事性
D. 宗教性
【答案】D
9. 根据加涅对学习的分类,识别多种刺激的异同并对之作出不同的反应,这种学习是( )
A. 连锁学习
B. 辨别学习
C. 概念学习
D. 规则学习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对加涅的学习分类的考查。连锁学习是指学习一系列刺激一反应的联结; 辨别学习指识别多种刺激的异同并对之作出不同的反应; 概念学习指能对刺激进行分类,并对同一类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 规则学习也称作原理学习,指学习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自然科学中的各种定律,原理的学习就是规则学习; 高级规则的学习也称作解决问题的学习,是在各种条件下应用规则或规则的组合去解决问题。
10.汉代著名文献《对贤良策》的作者是( )
A. 王充
B. 董仲舒
C. 贾谊
D. 郑玄
【答案】B
二、名词解释
11.思孟学派
【答案】思孟学派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一个学派,“思孟”指子思(孔子之孙孔伋)和孟柯,孟柯曾受业于子思之门人。荀子评先秦诸子有“子思倡之,孟柯和之”之说。《礼记》中的《中庸》篇为子思遗著,阐发孔子的中庸之道。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倡天赋人性论,主张教育应循天性之自然,“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步骤,认为依此步骤坚持不懈,任何人都可以获得修养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