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湘潭大学商学院436资产评估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经济增长黄金律

【答案】资本的黄金律水平是指稳定状态人均消费最大化所对应的人均资本水平,由经济学家费尔普斯于1961年提出。他认为如果一个经济的发展目标是使稳态人均消费最大化,那么在技术和劳动增长率固定不变时,稳态人均资本量的选择应使资本的边际产品等于劳动的增长率。用方程表示为:

上述结论可以用图来加以论证。如图所示,应选择k*,这时稳态的人均消费等于线段

率为n ,而曲线f (k )在k*处的斜率为,故有。

的长度。可以看出,在k*处,曲线f (k )的切线的斜率与直线nk 的斜率应相等,由于直线nk 的斜

图 经济增长的黄金分割律

黄金分割律具有如下两个性质:①在稳态时如果一个经济中人均资本量多于其黄金律的水平,则可以通过消费掉一部分资本使平均每个人的资本下降到黄金律的水平,就能够提高人均消费水平; ②如果一个经济拥有的人均资本少于黄金律的数量,则该经济提高人均消费的途径是在目前缩减消费,增加储蓄,直到人均资本达到黄金律的水平。

2. 国内生产总值

【答案】国内生产总值(GDP )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GDP 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因此是一个地域概念,而与此相联系的国民生产总值(GNP )则是一个国民概念,乃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DP 一般通过支出法和收入法两种方法进行核算。用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之和; 用收入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

税、企业转移支付和折旧之和。

3. 货币需求函数

【答案】货币需求函数是指反映货币需求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式子。其中,所谓货币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各主体(个人、企业、政府)愿以货币形式持有财产的需要,或社会各主体对执行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价值储藏手段的货币的需求。在西方货币理论中,较为经典的货币需求函数主要有凯恩斯货币需求函数和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

4. 平衡预算乘数

【答案】平衡预算乘数是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假设政府购买支出和税收各增加同一数量即△g=△t 时,

无论在定量税还是比例税下,平衡预算乘数均为1。根据平衡预算乘数,可以把财政政策的作用归纳为三种情况:①政府在增加支出的同时减少税收将对国民收入有巨大促进作用;②政府在增加支出的同时增加税收,保持预算平衡,对国民收入的影响较小;③政府在减少支出的同时增加税收将会抑制国民收入的增长。

5. 基础货币(monetary base)

【答案】基础货币又称为货币基础、货币基数,是指商业银行存入中央银行的准备金与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之和,是中央银行直接控制的变量,也是银行体系的存款扩张、货币创造的基础。由于它会派生出货币,因此是一种高能量的或者说动力强大的货币,故又称高能货币或强力货币。

当中央银行提高或降低法定准备金率时,各商业银行就要调整资产负债表项目,相应地增加或减少其存放在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各金,这会使银行体系内产生一系列的变化。按照乘数理论,就会对货币供应量产生紧缩或扩张的作用。社会公众持有的现金的变动也会引起派生存款的变化,从而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或减少。当公众将现金存入银行时,银行就可以按一定比例发放贷款,从而在银行体系内产生一系列的存款扩张过程; 当公众从银行提取现金时,又会使银行体系内不断进行的派生存款过程部分中止。但一般来说,除季节性变动外,公众持有的现金额度比较稳定。

基础货币具有以下四个属性:①可控性,是中央银行能调控的货币; ②负债性,它是中央银行的负债; ③扩张性,能被商业银行吸收作为其创造存款货币的基础,具有多倍扩张的功能; ④初始来源唯一性,即其增量只能来源于中央银行,不能来源于商业银行,也不能来源于公众。

6. IS--LM 模型

【答案】IS-LM 模型是说明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和利率如何决定

的模型。两个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意味着商品需求等于商品供给,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在利率r 和国民收入y 组成的二维坐标系中,IS 曲线表示了使商品市场达到均衡的利率和国民收入的组合的轨迹。LM 曲线描述了确保货币市场实现均衡的利率与国民收入的组合的轨迹。两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由IS 曲线和LM 曲线的交点获得。

二、简答题

7. 分析两部门经济中储蓄函数变动对均衡国民收入影响。

【答案】两部门经济中,即经济中只有家户部门(居民户)和企业部门(厂商)时,均衡国民收入可以用i=s来表示,即当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时经济达到均衡,此时决定的国民收入为均衡国民收入。

储蓄函数为:

定均衡收入,可用图表示。

,当投资假定为外生变量时,用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的方法决

图 均衡收入的决定

结合图可以看出,储蓄函数变动时均衡国民收入会发生变动。当自发消费a 增加(减少)时,储蓄函数向下(上)平移,与投资函数形成的新均衡点对应的均衡国民收入水平增加(减少);

,对应的储蓄曲线平坦(陡峭),与当边际消费倾向刀增加(减少)时,储蓄函数斜率变小(大)

投资函数形成的新均衡点对应的均衡国民收入水平增加(减少)。

8. 如果甲乙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对GDP 总和会有什么影响(假定两国产出不变)?

【答案】如果甲乙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对GDP 总和不会有影响。分析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结合GDP 的概念可以看出,GDP 所度量的是事后的产出,其值显然与观察者将其视为两个国家还是一国的两个地区无关。

9. 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目标有哪些?

【答案】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社会经济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它是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日的而对经济活动有意识的干顶。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主要有四个,即: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