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861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交易成本

【答案】交易成本是指市场主体由于寻找交易对象和达成交易所需的成本。在任何一个经济社会中,只要进行社会生产,就一定会有交易发生,而任何一笔交易得以进行和完成都必须付出相应的费用。按照具体的交易活动所涉及的程序,可将交易费用分为遵照和发现交易对象的成本、了解交易价格的成本、讨价还价的成本、订立交易合约的成本、履行合约的成本、监督合约的履行和制裁违约行为的成本。经典微观经济理论一般都有一个隐含的基本假定,即市场交易是没有成本的,也就是交易成本为零。但科斯等经济学家认为,现实中的市场交易是有交易成本的,并且有时甚至高到使合约无法达成。

2.消费者均衡

【答案】消费者均衡是指消费者的效用达到最大并维持不变的一种状态,其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也可以说,它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这里的均衡指消费者实现最人效用时既不想再增加、也不想再减少任何商品购买数量的这么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基数效用论者认为,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如果消费者的货币收入水平是固定不变的,市场上各种商品的价格是已知的,那么,消费者应该使自己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或者说,消费者应使自己花费在各种商品购买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即,其中入为货币的边际效用。

序数效用论者把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结合在一起说明消费者的均衡。任何一个理性的消费者在用一定的收入购买商品时,其目的是为了从中获得尽可能大的消费满足。消费者偏好决定了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一个消费者的关于任何两种商品的无差异曲线簇可以覆盖整个坐标平面。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决定了消费者的预算线,在收入既定和商品价格已知的条件下,一个消费者关于两种商品的预算线只能有一条。那么,当一个消费者面临‘条既定的预算线和无数条无差异曲线时,只有既定的预算线和其中一条无差异曲线的相切点,才是消费者获得最大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均衡点,此时满足

3.价格歧视

【答案】价格歧视是指由于垄断者具有某种垄断力量,因此,垄断者可以对自己所出售的同类产品,索取不同的价格,以使自己所获利润达到最大值。垄断厂商实行价格歧视,必须具备以

第2页,共29页。

下两点基本条件:

(I )市场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偏好,且这些不同的偏好可以被区分开。

(2)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或不同的销售市场是相互隔离的。

价格歧视可分为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和三级价格歧视。其中,一级价格歧视也被称作完全价格歧视,是指厂商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 二级价格歧视是指厂商把需求曲线分成不同的几段,然后根据不同的购买量来确定不同的价格; 三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或对不同的消费群)收取不同的价格。

二、简答题

4.瓦尔拉斯定律认为,人们为了满足当前效用的最大化,会花光所有的收入进行消费。然而现实生活中并非如此,如何解释这一现象? 是否人们的消费决策不是按当前效用最大化原则做出的?

【答案】(1)在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模型体系中,商品和资源的总供给与总需求均相等,这恒等关系就是瓦尔拉斯定律。换言之,瓦尔拉斯定律是指在一般均衡价格模型体系中,生产者愿意生产的各种商品的数量,正好等于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居民愿意供给的资源数量,恰好等于厂商所需要的资源数量。

(2)瓦尔拉斯定律认为,人们为了满足当前效用的最大化,会花光所有的收入进行消费。但现实生活中并非如此,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

①生命周期假说与持久收入假说。生命周期假说认为每个人都根据他自己一生的全部预期收入来安排他的消费支出。也就是说,各个家庭的消费要受制于该家庭在其整个生命期间内所获得的总收入,而不仅仅局限于当期收入;

②进行投资。人们对当期收入的支配,除了进行消费活动,还可以进行投资活动,从而在将来获得更多的收入;

③留给子女遗产。当人们留下遗产给后代的时候,说明人们不只考虑自己福利最大化,还会考虑到后代的福利水平;

④对货币有特殊的偏好,人们将会把一部分收入以货币的形式贮藏起来。

(3)人们的消费决策不是按当前效用最大化原则作出的,而是进行跨时期消费决策,甚至跨整个生命周期的消费决策。也就是说,人们追求的效用最人化是总效用的最人化,而不是当期效用最大化。

5.条件混合策略与条件策略有什么不同?

【答案】条件策略是指一参与人在另一参与人选择某种既定策略时所选择的可以使其支付达到最大的策略。条件混合策略是指一参与人在另一参与人选择某个既定的混合策略时所选择的可以使其期望支付达到最大的混合策略。

条件策略不同于条件策略组合。前者是参与人在给定条件下(如其他参与人已经做出选择时)的相对优势策略,后者则是包括参与人的条件策略以及这些条件在内的相对优势策略组合。

第3页,共29页

6

.某消费者原来每月煤气开支为10元。现在煤气的价格上涨了100%,其他商品价格不变,政府则给予该消费者10元作为价格补贴,画图分析说明该消费者效用上升了还是下降了。

【答案】该消费者效用上升了,因为该消费者得到10元价格补贴后,可以多消费其他商品如电来替代多消费煤气,由于其他商品价格不变,该消费者完全可以通过多消费其他商品如电来改善自己的处境,分析如图所示。

补贴对消费者效用的影响

在图中,MN 表示原来的预算线,MN' 表示煤气涨价100%但未给予价格补贴的预算线(横截距是MN 线的一半),AB 表示获得10元补贴后的预算线。原来的预算线MN 与无差异曲线U 1相切于E 1点,E 1点是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一个均衡点,对应的对煤气的需求量为纵。由于煤气的价格上涨100%,从而该消费者若仍要消费纵的煤气,必须支出20元,而现在给予10元价格补贴,加上原来的煤气开支10元正好是20元,因而仍可以消费Ox 1的煤气。因而AB 必和MN 相交于E 1点,即原有的消费组合能够实现,但显然不是新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由于其他商品价格不变,作为理性的消费者,

面对煤气价格的上涨

该消费者会增加对其他商品如电的消费,而减少对煤气的消费,反映到图中为AB 必和MN' 平行,与较高水平的无差异曲线U 2形成新的均衡点E 2, 该均衡点对应的效用水平高于原有的效用水平U 1。

7.在一个社区内有一个集团。他们对公共电视节目小时数T 的需求曲线分别为

:

假定公共电视是一种纯粹的公共物品,它能以侮小时100美元的不变边际成本生产出来。(1)公共电视有效率的小时数是多少?

(2)如果电视为私人物品,一个竞争性的私人市场会提供多少电视小时数?

【答案】(1)公共电视是一种纯粹的公共物品,因此,要决定供给公共物品的有效水平,必须使这些加总的边际收益与生产的边际成本相等,即有:

,即公共电视有效率的小时数为87.5小时。解得:T=87.5(小时)

(2)作为私人物品来说,在完全竟争市场上,个人最优数量要求满足个人边际支付意愿等于物品

第4页,共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