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住院医师麻醉科Ⅱ阶段题库>麻醉科习题集题库

问题:

[单选] 输血后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多发生在输血后()。

A . 30min
B . 1~2h
C . 2~3h
D . 3~4h
E . 5h

下列措施中,属于针对非传染病的第一级预防措施的是() 定期体检。 对症治疗。 康复治疗。 社区疾病普查。 健康教育。 一患者,每天体温最高波动在39.6~40.1℃,最低体温在37.6℃左右,持续10天,其热型属于哪一种() 波状热。 稽留热。 弛张热。 间歇热。 回归热。 临床上禁忌应用血小板制品的疾病是()。 突发性血小板减少性栓塞性紫癜。 肝硬化脾亢。 重症肝病。 腹型紫癜。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肩周炎常见的功能性活动困难不包括() 在背部扣上胸罩。 向患侧卧。 够及安全带。 投球。 弹琴。 男孩,2岁。因发热3d,呕吐2次,烦躁、多汗。昨晚突然哭声嘶哑,吃奶呛,随后吞咽困难,同时伴右下肢不能站立及行走来院就诊。体检:体温38.2℃,神志清,烦躁,咽反射消失,颈轻抵抗,心、肺无异常,腹软,右下肢肌力Ⅰ~Ⅱ级,腱反射消失,无病理反射。患儿未服过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诊断为脊髓灰质炎。该病儿应是脊髓灰质炎的() A.脊髓型。 B.脑炎型。 C.脑干型。 D.混合型。 E.脊髓胸颈段联合型。 输血后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多发生在输血后()。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