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京住院医师公共卫生学Ⅰ阶段题库>北京住院医师公共卫生学(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影响外源性化学物质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 . 胃肠道内pH
B . 血浆蛋白质水平
C . 体内各种屏障
D . A、C正确
E . B、C正确

女性患者,22岁。近5天来发热寒战,头痛,尿呈酱油色,巩膜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腹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下列哪项检查支持溶血性贫血的诊断() 血清非结合胆红素正常。 血清结合胆红素增加。 尿胆红素阳性。 尿胆原增加。 血清碱性磷酸酶增加。 患者发作时一侧咽部及扁桃体区疼痛,为针刺样剧痛,持续数秒,伴有唾液增加的是() 软腭瘫痪。 咽缩肌瘫痪。 咽肌痉挛。 舌咽神经痛。 咽异感症。 诊断妊娠活胎的方法有() A.听到胎心音,在120~160次/分。 B.B超检查可见胎心搏动。 C.触摸腹部可感觉有胎动。 D.测量宫高腹围均在正常范围内。 E.胎儿心电图显示较规律的图形。 下列设备中一般不用于肌力训练的器械是() 墙拉力器。 股四头肌训练器。 CPM(持续被动活动器)。 沙袋。 哑铃。 男,24岁。反复酱油色尿伴头昏、心悸2年。查体:贫血貌,巩膜黄染,肝脾不大,胆囊区无压痛。血清总胆红素64μmol/L,直接胆红素6μmol/L,尿胆红素(-),尿胆原(+)。最可能的诊断是() 溶血性黄疸。 肝细胞性黄疸。 梗阻性黄疸。 Rotor综合征。 Gilbert综合征。 影响外源性化学物质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