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基础理论(复试)2003(A)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摘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03年招收研究生入学复试试题 A 卷

专业:西方经济学

考试科目:经济学基础理论

方向:西方经济学专业方向

注:复试试题总分70分

一、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 分别解释并比较分析西方经济学中的“效用”概念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使用价值”概念。

2. 分别解释并比较分析西方经济学中的“国民收入”概念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国民收入”概念。

3. “经济人”的假设条件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之一,请解释什么是“经济人”假设条件。

4. 解释西方经济学中“资本”和“投资”两个概念,并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张三在股票市场上购买了五万元普通股票,这是否属于投资?

5. 在两部门经济中,如果实际投资等于实际储蓄,是否能够确定经济已经处于均衡状态?为什么?

二、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奠定了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家的基础。请概括地阐述凯恩斯经济理论的基本框架。(提示:你可以先画一个简要的图表,然后根据这一图表阐述凯恩斯经济理论的纲要。)

2. 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谈谈你对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认识。(提示:你首先要对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这两种分配理论进行基础理论方面的阐述,然后再结合我国改革实际谈你自己的认识。)

参考答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03年招收研究生入学复试试题 A 卷

专业:西方经济学

考试科目:经济学基础理论

方向:西方经济学专业方向

注:复试试题总分70分

一、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 分别解释并比较分析西方经济学中的“效用”概念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使用价值”概念。

答: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是消费者从商品消费中所获得的满足,是消费者对商品主观上的偏好和评价。一种商品对消费者是否具有效用,取决于消费者是否有消费这种商品的欲望,以及这种商品是否具有满足消费者欲望的能力。由于效用是消费者对商品的主观评价,因此,同一商品会因人、因时、因地之不同而有不同的效用。对效用或者对这种“满足程度”的度量,西方经济学家先后提出了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分析消费者行为的两种方法,即基数效用论者的边际效用分析方法和序数效用论者的无差异曲线的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