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题库>临床化学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Giemsa染色涂片在巨噬细胞内卵圆形较小的一端有出芽,该标本可疑为()

A . 白假丝酵母菌
B . 根霉菌属
C . 新型隐球菌
D . 组织胞浆菌
E . 卡氏肺孢菌

患者女性,12岁,因“多饮多尿3个月,反复恶心、欲呕2个月,加重伴头痛3天”入院。3个月前出现多饮、多尿,夜尿增多,24小时尿量最高达4000ml;2个月前患儿反复出现恶心、欲呕,晨起明显,3天前头痛加重,伴喷射性呕吐2次。查体:体温36℃,心率98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90/57mmHg(1mmHg=0.133kPa)。意识清楚,语利,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右眼视野颞侧偏盲,伸舌居中。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感觉无明显减退,病理征阴性。颅脑CT:鞍上占位,脑积水。甲胎蛋白2.5μg/L,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6.3U/L。 不应采取的治疗措施是() 立体定向穿刺活检。 放疗+化疗。 先化疗再手术,术后再化疗和放疗。 单纯放疗。 γ刀治疗。 患者女性,21岁,因“严重定向力障碍,颈项强直,高热39.5℃”来诊。患者既往有先天性脑积水,因为进行性意识改变和发热被收入神经外科病房。1个月前行脑室腹腔分流术。CT:脑室扩大合并脑积水。综合临床指征、脑脊液常规、脑脊液生化等检查结果,临床诊断为脑脊液分流器引起的颅内感染。脑脊液培养加药物敏感试验:表皮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耐药,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建议采用万古霉素抗感染。临床应用万古霉素应进行治疗药物监测,合理的依据不包括() 万古霉素的杀菌效果与血药浓度相关。 万古霉素可致耳毒性,且与血药浓度相关。 万古霉素可致肾毒性,且与血药浓度相关。 防止细菌产生耐药性。 万古霉素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 古代中医骨伤科有许多发明创造,不少诊治方法的记录是世界上最早的记载。创伤后严重并发症“伤痉”(破伤风)最早记载于() 《黄帝内经》。 《五十二病方》。 《阴阳脉死候》。 《周礼·天官》。 《肘后救卒方》。 下列关于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描述错误的是() 常用肉汤稀释法。 RPMI1640为试验用的培养基。 测试真菌包括酵母菌和丝状真菌。 检测菌接种于沙保弱培养基至少传代2次,以保证纯种。 用作5-FC对白假丝酵母菌药敏试验时用MOPS调pH至7.2。 高效液相色谱法由于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在治疗药物监测中被广泛应用。定性功能最强的检测器是() 可见紫外检测器。 电化学检测器。 荧光检测器。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联用质谱仪。 Giemsa染色涂片在巨噬细胞内卵圆形较小的一端有出芽,该标本可疑为()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组织胞浆菌的检测。感染标本涂片后甲醛固定,然后用吉姆萨(Giemsa)染色镜检,如在巨噬细胞发现卵圆形的较小一端有出芽,可疑为荚膜组织胞浆菌。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